记得有一回一个朋友到家中来拜访我,当时我桌上正一团乱的在修笔,当然也就这么一团乱的边修边聊。当朋看到我取下一支潜艇的笔杆,露出内部构造时,朋友大呼:这是什么东西,这支怎这么复杂?哈...是啊,潜艇干麻没事作这么复杂?钢笔自1880年年末发明以来就一直有吸墨时笔尖沾污,搞得一团脏的问题,每次吸墨必定是须要一些吸墨纸来清理笔尖上的多余墨水;而60多年以后,西华这款潜艇式才真的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墨囊的前端加了一支金属通气管(似针头) ,此通气管向前延伸由笔杆内穿过笔舌下方由笔尖腹部和外部相连通。上墨时只要旋开笔尾的上墨钮,此笔舌腹部的通气管就会随着旋转而伸出。吸墨时经由这个伸长的通气管潜到墨水中吸墨,以达到笔尖不沾墨,不需再准备一张卫生纸擦的到处都是墨渍。 当旋紧笔尾的上水钮时,这根通气管又会缩回笔舌腹部。通气管并不是仅有吸墨功能而已,缩回笔舌腹部的通气管仍继续辛勤的工作着。仔细观查通气管的笔尖测,通气管上头有三道长约0.3金分的裂? ,且通气管内还有一支细细的半圆型ü型胶条。墨囊的墨水经由金属管的ü型胶条引流到笔尖端,再中这三道裂孔以毛细现像吸到笔舌和笔尖,以供应书写时所须的墨。这个设计一是有效的降低墨水和笔杆内残留量;二是仅以通气管的的三边裂口来送墨,能降低墨水的蒸发;这就是西华潜艇省墨的秘密。潜艇在最佳状况下的吸墨量并不大,约是0.8cc ,大约和一般拉杆中笔相同而已,但潜艇的书写量确是西华所有古董笔款的冠军。 1965年弗兰克杜比尔做了比下的测试,每支测试的钢笔均在最佳状态下上墨测式,以十四K金M笔尖进行测试,使用卡特蓝黑不掉色墨水。每日书写相同之英文字500字即停止(将钢笔在放置时墨水蒸发的因素列入测试考量)
,直到墨水用完,测试数据则是以每款两支的平均值为结果。
(以下资料来源取自弗兰克Dubiels '维修手册,公子按:已经原帖内容表格化,见附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