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轮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5 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袁世凯称帝,梁启超写了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虽则时间过去近百年,后世读史者仔细进入曾经的历史现场,仍然信服当年的评价:一篇文章拉下一位皇帝。即使只有这一篇文章,梁启超仍可称著于史。
历史很复杂,我们可能更容易选择性地遗忘梁启超也是袁世凯治下“第一流人才内阁”里的司法部长。在清末民初那段波澜起伏的时代,梁启超是个异数。他坦陈自己是李鸿章的“政敌”,却在李鸿章去世的当年,即写了一本《李鸿章传》为他辩解;去到日本,旋即与另一“政敌”孙中山先生见面……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是主导那段历史的关键人物,但是他们之间,没有传承,只有割裂。意外的是,断裂的历史,在梁启超身上却是连续的。
康有为、梁启超逃亡至日本的那段时间,孙中山也在日本——都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他们此刻正有携手的机会。孙中山想去拜访康有为,康拒;甚至日本人都有心撮合,冯自由的《革命逸史》记录:“事为犬养毅所知,雅不欲中国新党人,因此意存隔阂,遂约孙、陈、康、梁四人同到早稻田寓所会谈。届期除康外余人俱到。”康有为仍然拒绝见面。《革命逸史》还有记录,孙中山在行医,康有为在读书的青年时代,“(孙)欲与结交,托友人转达。康谓孙某如欲订交,宜先具门生帖拜师乃可”。门户之见、派阀之别从中国到日本。
这种隔绝,甚至连当年在华的外国人也深感扼腕。庄士敦在其《紫禁城的黄昏》里写道:“现在他们(康、孙)均已谢世,来到‘没有争论,只有平静的世界’,可能二人都已意识到对方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尽力。”很遗憾,在他们可以共同为中国而奋斗之际,却是如此对立。
在这种断裂与对立的情形下,我们方可理解梁启超之卓越。门庭之见,权力之惑而已,在此情绪下,探寻中国未来之出路,已逸为旁枝。此际,只有梁启超为我们提供了榜样。曾经参与中国政治实际运作的政治家梁启超,去日本,到美国,他的思想演变——从保皇到排满与革命,从宣扬民主到重归立宪;在《新大陆游记》里,梁启超总结中国人的缺陷:“有民族资格而无市民资格,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只能受专制不能享自由,无高尚之目的。”至今读之,仍然深刻。政治,以及中国现代化,不正是从认识真实中国开始吗?梁启超的思想演进,为中国人进入现代社会,提前进行了一场预演。其价值至今犹在。
结束流亡回到中国的梁启超,其立宪思想已被辛亥革命打破,在中国现实与自身理想之间,梁启超没有像他的老师康有为那样一秉陈见,而是投身其间,其目的当然是想再造中国。而袁世凯欲重做皇帝——正符合梁氏“立宪”思想,却有了梁启超的那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历史潮流梁氏已经明了,同时他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
如此种种,让后世读史者稍有叹息的是,与辛亥年后意气风发的梁启超比较,他的老师康有为亦泯然众人矣。
从戊戌到辛亥,仅仅13年时间,历史竟然如此激荡转折。我们研究梁启超,可以通过一个政治人物看到中国剧变之下的那些历史潮流性因素;但历史为何如此演进,尤其辛亥何以革命?则又不得不返回去研究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由梁启超而去发现康有为。
传统中国政治,人事与制度两端而已。以遭受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开端的晚清,其内(中央)轻外(地方)重、满轻汉重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再造清朝中央,领导中国进入现代化轨道,是晚清越来越严重的国家问题。甲午战争失败,光绪亲政,似乎机会正在眼前。这个时候正是康有为崛起并有条件改造清廷,以变法而求国家富强之际。可惜,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仍堕入传统政治旧窠,以人事纠缠与冲突而告终。
代际传承、政治延续,经康有为而终于断裂。传统中国凭借统治者自身力量的革新,已无可能。中国历史进程的范式,也自此而一变,孙中山先生崛起自无可阻挡。
所以,欲究辛亥之革命,需先知戊戌之维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09:24 | 只看该作者
在《新大陆游记》里,梁启超总结中国人的缺陷:“有民族资格而无市民资格,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只能受专制不能享自由,无高尚之目的。”至今读之,仍然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6-15 09:3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历史发展存在一些关键节点,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导致走向另一个方向。

也许在另一个平行空间里,是另一番景观吧。这个世界有无穷的可能性。

不禁想起因陀罗网上摩尼宝层层相映的景观----
“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6-15 18: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正解。即使科技到了今天的地步,时间尚不可能倒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由于偶然的机会,类人猿的一支进化成了人,另一支进化成猩猩猴子等灵长类。无论人多么羡慕猴子或者猴子多么想成为人,大自然是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去交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6-15 19:5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12-5 03:37 , Processed in 0.121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