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个问题提出的很多,我对此稍微进行了一下研究。
从纯物理学上的毛细现象上来说,这个问题和加工精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几个部位不管在任何误差下,都不会影响到毛细的形成也不会阻断毛细的形成。
那么具体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在于材料是否能够被墨水浸润上。
要注意,笔舌总得需要有一个部分用来储存多余的墨水。在parker,waterman上,这部分都是作在笔握里面的,在montblanc上也一样。这部分在这些笔上基本上永远都处于充盈状态,只不过我们看不见。
而对于一个Pelikan,因为笔握里的储水鳍片只有一点点,总是会有墨水留下来,如果这个材料和墨水又能完全浸润的话呢,那墨水就很容易搞得到处都是。
但是这个笔舌的材料又不能使用拒水材料,不然连笔尖所需要的毛细导墨都没可能形成。
具体懒惰写了,我也不是说没有遇到过这样的Pelikan笔尖。我现在随身使用的pelikan M750所配的一个18K胡子双色PF笔尖,就特别严重。整个笔舌全部浸润了。一般来说也没必要特殊处理,只要保持钢笔经常处于墨水较满的状态,不要低于一半,那就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我的这个PF笔尖这个现象太严重了,以至于墨水一抖就会滴下来。怎么办呢?
很简单,拧下笔尖总成,洗洁精+温水0.5%浓度,超声波清洗机10分钟。洗完,彻底晾干。装上,一切OK,完全恢复正常,一点充盈都看不见了。
另外,我处理过这样的笔尖大约20个,没有发现一个是因为加工精度所引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