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辉煌英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钢笔各种经典上水机构图解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8-31 10:2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字还不对,繁体转成简体不校验一下就发出来……

再者也不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8-31 10:40 | 只看该作者
朋友们,我发贴时就在贴子文字的倒数第三行注明了是“钢笔实验室”的。
辉煌英雄 发表于 2013-8-30 23:45
对不起,我没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8-31 10:4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转载太不尊重原作者了,仅仅说一句“原版转自钢笔实验室”就转过来,也不经过原作者同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佩是笔阁的版主,那里对转载有要求。转载这篇帖子既没有征得原作者同意,也没有给出原文链接,我就不继续说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8-31 10:49 | 只看该作者
那應該是原來貼吧的人加的.不是你吧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8-31 10:13



   我对贴别这样没有征得原作者同意就转发的做法很反感,也没有贴出原文链接。并且只要仔细找,钢笔论坛上基本都能找到这类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3:02 | 只看该作者
那應該是原來貼吧的人加的.不是你吧
王小天 发表于 2013-8-31 10:13


小天怎么这么关心这个问题?你查原贴就知道是我整理时写上去的,原来贴没法直接转,他是分了好多个贴上去的。我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原贴:http://tieba.baidu.com/p/2118978411
这是我转的第一个贴子请你支持哈。我如果有什么犯规或侵权的地方还请直接指出来啊,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3:22 | 只看该作者
我一个小老头,偶然在百度上看到这个,觉得内容很好,就想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直接转发不了,我笨手笨脚整理了一个小时才发上来的。没想到招来这么多质疑,多少有点伤心。哈哈,继续潜水,我不说话了。如果这样做真的对原作者造成损害,我真诚道歉。如果犯规,请版主删除。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8-31 14:0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8-31 15: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有些上水方式因为没有实物一直搞不明白,现在总算明白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5:23 | 只看该作者
上面上朋友提醒我内容不全,我查了下,确实后面还有一贴我没看到,现在补上。

活塞上水(PISTONFILLING)
  这种上墨方式是由THEODOR KOAACS(西奥多考维克斯)和CAROIYBBKO(凯罗利巴高)在1925年到1929年之间为德国百利金PELIKAN(百利金)公司设计的。它是先在使用最多的笔杆整体上墨方式,可以说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上墨方式,笔迷们都很熟悉。现在的代表有百利金的SOUVERA全系列,万宝龙的146,149。活塞上墨使用类似螺丝的结构,以旋转活塞杆来驱动活塞上下运动进行上墨。由于活塞上墨的生产要求笔杆内经和活塞的尺寸误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并且活塞结构是建立在笔杆中,所以在结构上更牢固,耐耐用度更高。但是由于加工要求极严格,造成生产成本更高,所以生产活塞上墨的厂家不多。美国笔厂几乎从没有使用,主要是欧洲笔厂在生产这类产品,我想这也和这项专利是德国百利金发明的有关吧。就连现在的钢笔巨头万宝龙,当年也是向百利金购买的这项专利使用权。但是由于技术和生产成本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百利金自己一直坚持在全系列产品上使用这种上水方式,不过这及年收藏笔盛行,更多厂家为提升形象也选择活塞上墨系统。

注:内容来源与一楼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11-19 21:17 , Processed in 0.122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