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我斗胆写出下面这些字之前,我又仔细端详了一下那张照片。坦白的来说,这照片拍摄出来的效果真是有够烂的。中间部分的金属在强烈的闪光灯的作用下,变得刺眼。但,这道光就好像是福克纳的作品一样,让那个平凡普通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在作家的笔下变得可以发出足以吸引眼球的光芒了。(要从这个角度来看,那这张拙照倒是拍得有些歪打正着了。)</p><p>诚然,大家对她们不齿是基于这设计与万宝龙的整体风格的离经叛道。她们是那么的现代感十足,颜色的设计看起来又是那么的不协调。(插一句是题外话,就好像之前的星际旅行者的那个系列一样,很多朋友也不太能接受。但我觉得,那真的是一件很好的设计作品。很有复古的现代感)眼前的"福克纳",虽然我也谈不上有多喜欢,但我却感觉是很"福克纳"的笔了。</p><p><span lang="EN-US"><br/></span><b>福克纳</b>(<span lang="EN-US">William</span>·<span lang="EN-US">Faulkner 1897</span>~<span lang="EN-US">1962</span>)这个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没落庄园主的后裔,他的大部分作品我们就姑且说成大多是围绕着美国的农村来创作的吧。我们再来看看笔,那一半棕色的基调,这正是土地的颜色,是福克纳所有创作灵感的源泉。那是他生活的地方,他了解这里,并热爱这里。这厚实的颜色不是运用传统设计当中的一刀切被整个安排在笔帽,或是笔身,而是将她布置在笔的前后两端,好像要把什么东西包裹在其中,又似乎是要用这平实又稍显土气的色调来突显出什么内容似的。那又是什么呢?正是福克纳运用现代主义技巧写出的一批极具张力的作品。这些从作家笔下款款走来的人物一个个活灵活现,生动耀目。</p><p>自上个世纪<span lang="EN-US">20</span>年代以来,现代主义便占领了艺术创作世界中的一片天地。如乔伊斯、卡夫卡、艾略特、普鲁斯特、萨特、加谬、西蒙等等更是应运而生。在当时美国现代派文学也达到了高峰,其中可以说得上是领军人物的便是威廉<span lang="EN-US">·</span>福克纳。而他的写作风格如果要用一种颜色,用一种质感来表现,那闪亮的、又带着一些锐利的银色不正是再合适不过了吗?</p><p>棕色与银色的配搭的确够大胆!这绝对不属于日尔曼民族的品味。但这却是属于美国的调调,是基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代派文学中的佼佼者威廉·福克纳的调调。我感觉设计在色彩上还是达到了合协的。毕竟笔的两端是运用的多层次的棕色,里面有闪亮的元素在其中。这样就与中间略显夸张的那段银色形成了一种呼应。</p><p>基本上我本人还是比较能信得过德国人的设计的。他们的设计作品还是会在不出格,不脱离主题的情况下如实地反映出内涵与精髓的。</p><p><span lang="EN-US"><p> </p></span></p><p> </p><p></p><p>本人拙见!</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span></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0 14:54: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