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是什么正义,就是单纯地大而已,可以写大一点的字,仅此而已。(顺时针从12点方向:写乐KOP长刀研生漆,百乐30号Custom Urushi,百利金M1000,写乐KOP,万宝龙149,Namiki20号朱漆Yukari Royale) 如果从头说,就是一年前看到一张20号朱漆Namiki的Urushi的图片,开始对百乐以及这个系列的钢笔产生兴趣。相继买了74、742、845、20号,以及好几种笔尖型号之后,最终还是把这支30号Custom Urushi百乐朱漆收入囊中。我猜,事已至此,自己应该对百乐再无挂念了吧。
下面的很多感受动机,都是个人的,只能参考旁观,除资料外很多妄言都不能作数。
百乐买了不少,喜欢程度确实也如价钱排序。(从左到右:30号,20号,845,742,74,74,78g)
①入坑 起初不喜欢Pilot飞行员,因为太滑,这种滑不哧溜的感觉,在百乐的钢尖产品78g上也能体现,当时自己觉得钢笔就是要有足够的阻尼,才适合写出汉字的粗细变化。滑则失控。但事实上,阻尼是个神秘的东西,譬如白金的14k和18k阻尼都很明显,但我就是一直用不好,虽然那沙沙声和精准的笔触也算是动人,但还是感觉邦邦硬+阻尼,无法被自己控制好。
橱窗里的Urushi。
因为一直关注一个微博上的小姐姐,她字写得好,所以她用过的所有笔我都想试试(因为一直不愿意承认手不好,只是工具不对),在她那里,一直非常推崇百乐。在日本的柜台上,几乎试遍了所有百乐的产品,但能让自己喜欢和自我感觉能控制的还是不多。那就从外形上下手吧。于是当时买了20号的并木Namiki的Urushi。手感和笔尖都不用多说了,贴吧里就看过好几个测评,上下差不了太多。大体上就是铜胎覆朱漆异常温润,厚重感强烈,而20号的Namiki笔尖软弹可人,对于墨水控制也非常精准,适当的纸品下适合慢写楷书,对于驾驭来说不是很挑人。
Namiki专柜。
当时之所以放弃了50号笔尖的Urushi,是因为感觉它的上墨系统太奇怪了,连柜台的小姐姐都鼓捣了半天,日常上墨还需要玻璃滴管辅助,搞得跟实验室似的,而且书写时还需要旋开笔的尾端来通过放气才能实现连续书写不断墨……我实在是不需要这么一个储墨量惊人的上墨系统,所以就放弃了。其实它的粗大倒是还能接受,虽然有擀面杖的意思,但还是一支优雅的钢笔,这一点没有问题。
在文具店拍的,30号,845,50号和20号。
20号和50号价格相差不多,128000和148000日元,如果出于“实惠”的角度考虑,确实这个笔尖两倍半的尺码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两万日元的差价。另外,50号的重量,因为是硬橡胶胎,所以反而还会比20号轻一点,拿在手上或者书写时都没有问题。如果今天再有机会站在伊东屋的柜台前,可能我会把50号也买下吧。当然只能还是朱漆。
②资料 好像一直都在抒情和主观感受,下面客观地抄点今天30号Custom Urushi的数据:
长度:15.4cm(盖帽整笔)/ 14cm(不盖帽书写时)/ 18.3cm(书写时加帽,还有人会这么用钢笔吗?) 重量:43g(盖帽整笔)/ 25g(不盖帽书写时)/ 43g(盖后面当然也是一样的重量) 直径:1.59cm(笔杆)/ 0.2cm(笔帽) 笔尖:18k金(双色镀铑,跟845的15号除大小外一样,也据说弯曲度有差异,所以才造成了两者软硬的区别)
写乐大型手工漆杆,KOP生漆,中屋碧溜,Namiki20号和百乐30号。
③漆 手工涂漆、大漆、生漆、朱漆,这些来源于日本漆笔的概念听上去就很美,但技术本身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看过一个中国女手工艺人做大漆的视频,相当考究。虽然该艺术发源于中国,中国眼下也有匠人在操持这种技术,但我们钢笔或者很多产业还只是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阶段,没什么人愿意做这块市场。Urushi,就是一种漆树上刮下来的液体,然后经过包括调色等繁复程序,生产出来的一种自然漆。采集、分离、熬制过程非常讲究,比如什么时节去上山采集,熬制的火候时间等等,传统匠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日本螺钿漆盒,作者黑田辰秋。
日本的莳绘的确是相对自创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区别于中国漆艺中的“描绘”。在资料里,描绘只是在生漆涂层上进行绘画,再无涂漆和打磨。而日本的莳绘,是需要再次继续进行涂漆和打磨的。在百乐的生漆产品随笔附带的证书里,也有详细介绍,大概是说这种工艺在日本也有千年历史。
中国现代漆器,作者沈福文。
之前感兴趣大漆工艺时,还看过一个纪录片,印象深的是跟很多民间工艺一样,做得好的人只担心这玩意后继无人。因为确实没法量产,也没太多的认知度,传播和流行都很难,愿意投入的人也就少。
但是大漆在日本就不太一样了,各种概念一叠加,就变成了传统民族艺术,褒赞居多,应用也广泛。走在东京街头,总是不难见到各种大漆工艺的产品,从筷子木碗到巨型家具,无论是工艺本身还是保存,都令人赞叹不已。
在东京时拍的最多的也是Namiki,但其实自己对这么多的莳绘兴趣并不大。
日本钢笔,基本上在高端这个层面上,都绕不开大漆这个工艺。白金、写乐和百乐这三大日笔都有涂漆的产品推出。跟白金千丝万缕关系的中屋Nakaya对大漆也算热爱,但手上的一支入门级中屋,看不出什么精湛的技术,相比百乐的几款产品,倒有一点粗糙感。写乐在KOP型号上,也有生漆工艺的笔杆,尤其长刀研款,传说中的“六色+黑色”,基本上已经很少见到有卖的了,一直都是收藏极品,收集齐全更是不易。
手上的一支中屋碧溜。
比较而言,不太喜欢白金出云的溜涂漆,太光滑,缺少生漆的质感(我也没看到其他场合用“溜涂漆”这个概念,更像是白金自己的一个标签,至少在《漆艺》这本书里也没发现相关或类似的概念,应该是更专注“渐变”的一种技法?)而写乐KOP的生漆又因为整支笔全部上漆,没有任何难度,同时也没有交界处那里辨认生漆质感的空间,尽管仍然厚重温润,但还是好像缺少了一点乐趣。百乐30号Custom Urushi的生漆质感,放在手上时应该是最好的,一个观察的地方就是,朱黑交接、朱金交接的那里,会有明显的生漆圆润之美。顺着这里交界处的圆润,一直往上撸,能感受到真正的生漆质感。
④百乐Urushi 对于生漆最为执念的还是得百乐,质量和深入程度也为市场评价最高。除了拥有这方面的手艺人,这也可能是百乐本身产品系列多,覆盖面也广,才愿意投入和聚焦于此吧。Custom845本来已经是硬橡胶涂大漆,到了30号Custom Urushi可以说技术没有任何提升,只是数据上涨了一级。845的尺寸14.7*1.59、15号笔尖,到了30号就变成了15.5*2.0、30号笔尖,价格也从50000日元上升到88000日元。我不知道从其他做工上来说,30号对比845有无提升(比如大漆多涂了两层什么的),百乐的宣传手册上也没有注明。
宣传上的845和Urushi。
另外一个不同就是,845只有黑漆版本,而30号则有黑朱两种,笔尖型号的可选择性上也有区别(845有F、M、B、BB,30号有FM、M、B)。30号同时推出的还有油性笔选择,黑朱两种,售价也要45000日元了(谁会买个这么大中性笔啊,那点油墨笔迹也甩不开膀子啊)。
手上没有845生漆版,只有这根槐木来凑个数。
845在量产的普通的黑漆版本之外,确实还能见到一款朱漆的版本,不过那是一家文具店定制的,市场上非常少,价格当然也就非常贵,贵到没人买,贵到比30号都要贵……无论从易得性还是性价比来说,真的没必要一定苛求这个了。再一个就是845还有木杆选择,槐木和红豆杉,笔尖尺寸对比845生漆少了个BB的选择。我因为之前有过一根红豆杉的笔杆,深感太娇贵,动不动就裂给你看,虽然它更细腻、纹路更优美和拥有易包浆等特点,但还是放弃这个,买了槐木杆的845。当然也跟性价比和易得性有关,停产了就不买呗,非得溢价强求我也没那么偏执。
百乐对845生漆的宣传或者包装盒里都有配有一个大大的“漆”字,真是张扬又吸引人,生漆变成了一个美名远扬的艺术,还真得感谢日本人。
大气,大漆,大器。
⑤Custom Urushi 2016年百乐在原有845的基础上推出了30号的Custom Urushi(尽管有资料说30号只是看着像845,其实“从笔尖到笔尾全部重新设计的钢笔”,这怎么可能呢??要说明显不同,大概只有在笔舌上能看出来,据说重新设计的30号笔舌更加可以保证正常出墨不产生飞白,只是我那845的15号M笔尖,也未遇见飞白现象),跟百利金在M800的基础上推出了M1000差不多一个意思吧。原本没有后者的时候,大家都是各自家里的旗舰款(成为“五大”的时候百利金就是M800入选,那时M1000还没出生呢),有了后者之后自己再被大家唤作“旗舰款”时,都会有点脸红吧,毕竟个头差异太明显了。845退出旗舰款,多少有点不甘心,因为在我看来,钢笔到了15cm以上的尺寸,皆为特殊选择了,不再是日常里的常规需要,大概写乐的KOP应该就是极限了。M1000的14.7cm还好,写乐KOP的15.35cm和白金出云的15.5也相当过分,到了30号的15.5确实超出极限了,毕竟你一个平顶凭什么比人家的鱼雷还要长啊。按照写乐区分平顶和鱼雷的标准来说,同等级别平顶应该是鱼雷切掉两头后尺寸。所以这个30号太霸道了,超出了极限,也在“放大”这件事走得太远。30号应该把“旗舰”还给845,毕竟你只是个生长激素过量发育过度的产物,而非常态。
另外,30号的Custom Urushi笔握虽然是树脂,但是相比845已经没有合模线的问题。不过这个合模线按照之前论坛前辈韦伯猫给出的解释是,只是设计理念的选择问题,而不是工艺或者成本的问题。具体解释举证,老帖尚在,在此不赘。
30号铱粒的打磨,虽然看到有人说与之前的百乐有所区别,但我无论试写还是放大镜下观察,都看不出什么迥异。还是百乐惯有的顺滑,只是多了很多旗舰款上常见的软和劈叉能力。有人说大型笔尖的软弹,是因为太大,造成了自身的易弯曲。其实也不是,万宝龙149也差不多大,但就不软,硬得跟个锄头似的。每当我不甘心地掏出来149想再试试时,都会怀疑自己拿在手上的是一个半成品,这硬邦邦的金属刷子头,你们都是怎么用出“好写”的呢?另外的例子还有Namiki自己的20号和50号,后者更大,但没有前者软弹。
旗舰尖在一起。顺时针12点方向开始:KOP生漆,30号,M1000,KOP硬橡胶,149和20号。
我猜各家旗舰款都把笔尖做成软弹(百利金M1000和写乐KOP、Namiki的20号都是极软弹,但又有区别,这里不多说了,值得单独写一篇对比旗舰款不同软弹的比较),可能跟“大笔写大字”有关。要想甩开写足够大的字,那么除了手腕的灵活和活动范围,就要在笔尖的可伸缩上做足文章。软,是变化的保证,此时软对于“写大字”就是一种客观需要。
是有点“平”。
之前看吧友wch03061989(微博ID:Lonely_Windbell)的文章,他称30号笔尖“中间的弧度更平,同时可以看出,30号的笔尖是向下的,这个设计有种Vintage Flex笔尖的感觉”,我没有研究过Flex笔尖,但总觉得30号除了形状,应该金片也薄了,所以才有软弹感。之所以对“形状产生的软硬变化”还感到一点困惑,是因为白金的3776看上去中间弧度也是平的,但它的硬又是出了名的。
四根白金,左二中屋的雪茄造型。
⑥平顶&鱼雷/雪茄 相比写乐和白金,百乐显得对平顶天冠更热衷一点,不仅是此款笔的型号众多,还可以从各家的旗舰款看得出来,最拿手的造型归了谁。白金和写乐的旗舰款造型都是鱼雷,虽然KOP也有平顶,但硬橡胶或者生漆版都没有平顶款。可能是写乐在平顶上安装了双色尖,才比较讨中国消费者的欢心,市面上写乐平顶总是价高于鱼雷。
百乐自己的旗舰款造型,从845开始就是平顶。到了30号的Custom Urushi只是同等级放大而已,仍是平顶造型。相对来说,我觉得这种以古朴典雅为主要审美风格的生漆笔杆,只要笔帽带金环腰圈的,就得是平顶造型才成。鱼雷经典的还是写乐的硬橡胶版KOP和白金出云,或者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跟万宝龙大班系列区分开来。其实这个说法,也是我看到一些雪茄款造型得来了。
雪茄款的中屋碧溜。
在有些钢笔书上,将鱼雷等同于雪茄,但事实上,还是可以再区分一下的。比如雪茄款可以是笔帽和笔杆粗细一致的,对齐状态,也就是说,雪茄造型应该是最粗处在中间,笔杆笔帽最粗程度一致,不存在笔帽的粗度大于笔杆。然后雪茄鱼雷两端同样都是圆形并收缩。雪茄款就是没有笔帽金环腰圈的,看上去更浑圆一体,这一点比较经典的就是中屋Nakaya,甚至有时候连笔夹也可以被省略掉。
Namiki宣传册上的URRrushi页,有环无环很明显吧?
百乐旗下的Namiki在金环腰圈这件事上比较纠结,20号采用了无金环腰圈的设计,干净利索,整体感非常简单有效,除了“生漆”这个意念没有其他要向你传达的,可以说造型非常迎合这支笔的古朴典雅噱头了。但50号则是提供有环和无环(两条金色腰圈)两种选择,带环价格还贵了点。虽然可以用智者见智来解释,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50号的有环和无环摆在一起,从设计上来说,高下立判。
⑦手感 造型之后,再从质感上来说说,30号的Custom Urushi其实除了大,更像是根中规中矩的钢笔。首先,重量上比较中庸,不轻不重,也没有另辟新意之类的,相当传统地维持在20g左右(不盖帽书写时),即便整笔也没超过45g,均比笔尖更小的Namiki20号要轻。
笔握粗大是个问题,但我自己用起来其实还好。这一年来,我从149、M1000到英雄100、M200这样上串下跳的粗细变化中感觉都可以适应。所以没有什么所谓的舒适值,只要你愿意,再难驾驭诠释,也会有一个不错的体验过程。
至于生漆质地手感,能说清楚的感觉说的人也很多了,说不清楚的,我这里也说不清楚,总之势必要亲手体验一下才好有判断。但也不必太神话生漆,那不过是一种更温润厚重的涂料,虽然比化学油漆高明多了,但也没有超出合理范围。用我前面讲过的“撸漆”办法,可以轻易地直接感受到所谓大漆之美。
中腰与豆腐对比。
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金环腰圈那里的留黑处理,让Custom Urushi瞬间超凡脱俗了许多。本来这种两端黑中间红的设计,在派克豆腐桃心等很多笔上都有过,但派克就中腰圈那里一银到底,没有留出与上下呼应的黑色,就显得单调了不少。
⑧书写 笔尖是最重要的,其实自己玩笔并不真太在意外形或者所谓各种花里胡哨的材质,有时候那些只能是锦上添花。比如我知道自己用不来万宝龙,所以对那些纪念珍藏限定年度等等概念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并不是说我完全欣赏不了有些万宝龙的美,而是“那么难写我买它干嘛”。大笔杆子再好也就是个工艺品,又能怎么样呢?我是这么想的。
之前在柜台试写时没有选择30号的Custom Urushi,也是觉得笔尖太软,恐怕驾驭不了。就我用过一些所谓的软尖来说,钢尖比如鲶鱼,金尖的百乐742FA、白金SFM尖,都没有想象中的理想效果。所以当时对这个有点担心。后来用过了写乐KOP和百利金M1000后,对这种超大笔尖的软性有了了解和深入认识,才最终没有放弃Custom Urushi。
30号的Custom Urushi可以说是非常好写了,除了我总是嫌百乐太滑以外(其实30号不能再用无脑滑来形容了,应该是略带阻尼的顺滑吧),它的软硬度和易劈叉能力,都非常好。当然,即便如此,还是比不过写乐KOP的M、B、NM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这些同款不同尖竟然我都买了,可见宠爱和偏执程度了)。
在超大型笔尖里,大概自己的排名如下:KOP·NM→KOP·B→30号·Custom Urushi=KOP·M→20号·Urushi→M1000→→→149 (注:出云只是笔杆大,尖不算大,不算在内;50号的Emperor只在东京时柜台上试写过,印象里有点硬,没什么感觉,也不算在内了。)
写乐笔王包装盒。
⑨装配 相比日本三厂的其他旗舰款装配,30号的Custom Urushi只能说有点寒酸了。就一个普通纸盒子,然后几张证书和墨囊,再无其他配件了。还不如百乐845的,我买的槐木版还带一个皮笔袋。不过这些也是放在一起也就是好看,并没有太多的什么实际用处。写乐的KOP一贯都是配有墨水、擦笔布,显得大气正经多了;白金的出云则是配了一张出云纸和笔袋,假木头盒子也还算体面(后来纸抽条了,笔袋换了材质还在);并木Namiki和中屋也都是假木头盒子,Namiki有同标墨水,中屋有笔袋,其实也都跟盒子一样,属于鸡肋,都没法体现出这支笔本身的那份美。
另外提一句的是,Namiki20号和50号的包装略有区别,50号多了一块炫目的红色擦笔布,布倒不缺,眼镜布也可以替代,但那个朱红的布真是好看,拍照时作为底色也好看。
白金出云的盒子。
装配这些玩意也就是看着舒服,总感觉一时半会可能我还理解不了这支笔,但从配件上可以先看出它的层次……但总体来说,我还是喜欢日本笔厂的这种适可而止的踏实型做法,相比万德派、奥罗拉花枝招展的包装盒,弃之可惜留着要是不出笔的话也没啥价值(再怎么限定编号,能称得上是艺术品也是极少的吧,多数就是玩意儿,不涉及书写,还就真价值没那么大)。日笔扎实可靠,基本上没啥太多累赘和溢价了,实用为主,噱头为辅。像奥罗拉这种品牌一年发布广告、搞活动多少钱,全世界地邀请代理商去听他们展(hu)示(you)多少钱,这都是一支你拿到手里的钢笔的正常溢价。
⑩summarize 在白金出云、写乐KOP生漆、百乐的漆杆或者Namiki生漆这个向度里,如果要选择一个,可以是30号的Custom Urushi了,相比20号,毕竟价钱摆在那里,有优势,而且我没啥依据地觉得,生漆在硬橡胶或者木头上才会真正熠熠生辉,跟铜这个金属还是会有点儿龃龉吧。虽然出云便宜了差不多一半,但综合性能肯定30号好太多。写乐的KOP生漆笔杆,只能说到位了,但并不精通于此。
再如果要在写乐、百乐、Namiki等品牌中选择一款旗舰笔尖,那我还是会选写乐的KOP,最便宜,也最好写(出云就不算在内了,都没845的15号笔尖大呢,怎么能算是旗舰?)。当然也有人就是讨厌写乐的阻尼和铱粒上的洞洞打磨,也不奇怪。可我还是觉得书写汉字时,写乐优势太明显了。这可能跟我喜欢楷书也有关系,如果行书确实写乐的打磨会受到明显限制,当然不及百乐的表现好。 写乐宣传册的KOP几种可现产款式。
虽然我是写乐粉,但还是愿意承认百乐在日本钢笔界的真实地位。不管是高中低端产品的多样性和品控,还是对于自家旗舰产品的投入和创意上,百乐都是要胜出好多的。写乐的KOP在笔杆上也提供了树脂、石楠木、硬橡胶、醋酸纤维塑料(马赛克)和生漆选择,但从工艺上和可供把玩的效果来说,都没什么大多空间。
注: 1.因为眼光和知识局限,这篇关于漆杆的文章只观察了现产的几款产品,都是常见货。如果想对漆杆历史及早年生产的,或者其他更多厂家的生漆钢笔了解,钢笔论坛的spinon的长文《清雅的日本生漆笔(上下)》不可不读;另外钢笔贴吧wch03061989的测评宏文《17-07-22【评测】百乐/并木20号、30号、50号评测》,更是不能错过。 2.原文中称20号和50号分属Yukari Royale和Emperor系列,皆是谬误。经贴吧的 wch03061989兄指正,又对照Namiki手册发现,这里的20、50都是Rrushi,这个对比Yukari royale(20号笔尖、研出高莳绘)和Emperor(50号研出高莳绘)应该还有单色尖和双色尖区别……售价来说却是也是两个阶级……这里一并改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