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368|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伦博伊姆上海贝多芬之夜现场录音(附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4 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erformer: 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
Conductor: Daniel Barenboim

20110807上海文化广场剧院 Program: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6 in F Major, Op.68 “Pastoral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yqekUAvK6s/
--休息-- -- Intermission --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SK05-BA3g0/
2011年8月8日
Shanghai Oriental Art Center - Concert Hall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2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vkq63SMEoQ/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yK4q1ebG6I/

-- Intermission –
L. v.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YzWsCs0REc/

按例上传现场录音。

演出第一天在上海文化广场,2000座的上海文化广场音效堪称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空间太大,观众席也太大,舞台也太大,音效出奇的烂,当然文化剧院主要用途是音

乐剧(个人认为音乐剧剧院应该在1200座以下),所以以后如果不是特别难得的古典音乐会,我就不再去那个地方了。
所以听完第一天后,只能隔靴搔痒的感觉巴伦的音乐,非常不爽,等到第二天东艺的演出,效果就彻底出来了。

第六交响曲:这是巴伦这次5部交响曲里,唯一处理的特别有恩师切利比达克晚期风格的一首交响曲,线条非常细腻,肢体非常清晰,真是可惜了文化广场的音效,完全听不清楚。

第七交响曲:效果出来了一些了。怎么说呢,巴伦风格很浓,但是本以为最近几年巴伦会往切利晚期风格走,实际上倒也不是,他有他自己的魅力。

第一交响曲:清新风格,巴伦最近几年指挥越来越太喜欢打拍子了,全身和双手都用来表达感情,很少打拍子,这对于他手下的顶级乐队自然是不在话下,而对于西东乐队则,拍子的任务完全交给了乐队,主要是首席小提琴了。而非常可惜的是这次演奏第6,7,1的那位年轻的女定音鼓鼓手对于音乐的理解非常粗糙,只是在简单的跟着指挥走,而没有达到副指挥的境界,这三首交响曲由于定音鼓的演奏实在太烂,非常可惜,乐队经常在巴伦明确的渐强减弱指令下都没有跟上速度的变化,经常有一些乱。

第八交响曲,换了一位男性鼓手,这下效果出来了。

而作为上海的最后一首曲目,第五,则是,巴伦是神了。演奏得完美了(发烧友们请尽管说继续很多错音反正我想古典现场爱好者对错音没什么感觉)。整个乐队终于发出了巴伦之声。巴伦的处理比以前的录音则是进一步细化,感动啊。

PS:真没想到上海有这么多巴伦乐迷,好像熟面孔2天里都悉数到场了。巴伦不加演,但是掌声都是10分钟级别的,而且,就连曲目之间的掌声都和讨encore一样热烈,本以为巴伦在国内爱好者不多,看来我错了。

想要进一步关注“韦伯猫在现场”系列的动态更新(一般演出当晚上传录音),请关注我的豆瓣和微薄:韦伯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59#
发表于 2012-7-5 17:44 |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原来猫版也是音乐发烧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2-5-12 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7# 哥本哈根精神


   

演出很成功,朱本人应该也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对大厅的音效。

后来跟朱老师稍微聊了几句,告诉她很多中国的爱乐者非常敬佩她,她听很高兴。连声说谢谢你过来,谢谢了。

晚上得闲我报个流水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2-5-12 0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哥本哈根精神 于 2012-5-12 07:17 编辑

回复 52# slash


    视频有点卡.我觉得用中文采访她会比较好.两个人讲法语都很有本国特色.

    不知道演出情况如何,还请slash兄来说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2-5-10 23:3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这里的回帖都要审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21:12 | 只看该作者
钢琴一直以来都被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况且这东西和木琴钢片琴玻璃琴什么的又没啥本质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2-5-10 20:42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昨晚的Pogorelich还是非常值的,估计很多人会说不好,但很奇特的现场体验。
首先听肖邦奏鸣曲,我竟然想找个旁边的人问问这是肖邦么。其次,听了一阵子,我突然开始琢磨钢琴到底是属于键盘乐器还是打击乐器。。。哈哈,玩笑,实在很特别.
最后的李斯特奏鸣曲结束,1分钟没人鼓掌。不敢说都沉浸在余韵中,只是那气势太震撼了,都不敢动了。。。找个时间写现场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5-10 2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韦伯猫


    恩,有道理,我看老猫在大陆生活,不是也照样滋润洒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2-5-10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 哥本哈根精神


    http://www.toppanhall.com/concert/video/20120511_xiao.html

为了明天11日的演出,主办方采访朱晓玫的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lash


    她的bach真心不错,再加上她的音乐会不多,还是很值得期待一下的.
朱的境遇算是很坎坷 ...
哥本哈根精神 发表于 2012-5-5 19:29



    其实,只要不在大陆,就不会有“不买房子,这日子没法过”的心态,没有这个心态,那就一切都安逸了。

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住,外加基本的文化娱乐需要,花不了几个钱,真的很容易养活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0:10 | 只看该作者
打断下,弱弱一问,猫版主是不是VC上那位“CATS”啊?
hafohafo1991 发表于 2012-5-5 18:54



    不是。我在那几个著名的分享群里发东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5-5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slash


    她的bach真心不错,再加上她的音乐会不多,还是很值得期待一下的.
朱的境遇算是很坎坷的了,但是难得一直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淡泊,耐得住寂寞.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搞艺术,这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5-5 19:0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不是同一个人。。。本来想敬仰一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5-5 18:54 | 只看该作者
打断下,弱弱一问,猫版主是不是VC上那位“CATS”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8:47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现在如果不像朗朗王羽佳他们这样走职业钢琴家的路线出来,那根本就没机会被大家认识,根本没机会走上重要的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5-4 2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哥本哈根精神


    看来要好好珍惜朱晓玫的这场巴赫音乐会。但愿她保留在爱乐者的小众中,做一个纯粹的钢琴家。
不要成为什么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战士,也不是为国争光的海外华人艺术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5-4 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哥本哈根精神


    是的,今天作为职业钢琴家就是要参赛获奖,走的是急功近利的路。有的人确有天赋,十多岁就有充满个性的演绎,但那只是一个奖一两张唱片几首曲子就到头的昙花一现。能否真正成为一个有成就的钢琴家,要看后面的路怎么走。但今天的社会浮躁,实在很难栽培出有机慢熟的艺术家来。钢琴家,小提琴家,甚至指挥家无不如此。记得Afanassiev的唱片都是他自己写的解说。上来就是引用波德莱尔的诗,妥思多耶夫斯基的作品,还要附上自己写的诗。 在回俄国的音乐会上,他的收场不是演奏,而是朗读自己写的诗。(他写诗也写小说)

而且古典音乐市场还是个赔钱还不赚吆喝的领域,很多作品没有办法得到录音。大部头的歌剧几乎无法再有录音室录音。比如90年代Decca宣布要用数码方式第二次录制指环全集,合作者是多纳依和克利夫兰乐队。结果只出了开始两部莱茵黄金和女武神,到齐格弗里德就搞不下去了。表面上说是没找到合适的演唱者,实际上是成本实在吃不消,只得取消这个计划。(结果造成多纳依的这两部现在市场上绝版,价格炒得老高)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现场录音。说是现场,很多从排练就开始录,然后用各种方式拼凑剪接完成,技术水平上去了,什么都行。说来说去还是要考虑成本,考虑市场。所以巴伦这样的指挥,用他自己的话就是spirit of music is physical,相对来说就有优势,他可以让大多数人听明白这个作品是怎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5-4 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 slash


    我最早接触朱是偶然间在书店买了她一张哥德堡变奏曲,从此就喜欢上了.在她之前已经很久没有新的哥德堡变奏曲版本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了.之后有买了他的平均律和海顿奏鸣曲,都特别好.去年新出的schumann,schubert,mozart和bach的partita也都质量很高.朱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淡淡的感动,曲目也都是我喜欢的传统德奥曲目.
老一代的那些钢琴家或许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现在的很多人顶多能称之为琴匠.听听三四十年代的录音,他们演奏中也不乏错误,但是对于作品的理解,其高度是后来的钢琴家达不到的.而且这些人也往往懂得自己最适合什么曲目(就像cortot专攻chopin,ravel,debussy,schumann.而fischer以3B为主).不会一股脑的什么都弹,最后其实什么也弹不好.
之前看过cortot的一段教学视频,说实话,从没听过这么有气质的法语.反观看过的一段朗朗的采访,透着一股子匪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5-4 21:25 | 只看该作者
恩,有道理。Perahia前几年因为手腕伤痛,被迫淡出而潜心研究乐谱,特别是在50岁后开始钻研巴赫, ...
slash 发表于 2012-5-4 20:01



    兄说的肯普夫技法,其实他们那个时代甚至更早的一些大师都有这样的问题,费舍尔的平均律、鲁宾斯坦的肖邦、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都是不朽的演绎,但错音却无法避免。难怪鲁宾斯坦听霍洛维兹抱怨现场错了一个音的时候感叹,愿意花一生来做到一场音乐会只错一个音。所以年纪大技巧退步,很大因素上和基础不扎实有切实的关系,比如梅纽因、埃尔曼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也跟他们那个时代生理学有关,不能全怪他们,毕竟像海菲兹那样无与伦比的天才只有一个。
上世纪,生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说傅聪参加国际比赛的那个时期吧,参加比赛的俄罗斯那帮人,几乎个个都有不朽的技巧,但真正得到音乐灵魂的却着实没有几个,技巧上去了内涵下去了,这才是更可悲的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2-5-4 20:44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真的不太愿意听钢琴独奏了。估计是前几年听了几百场,实在是不想再听了。
韦伯猫 发表于 2012-5-3 21:05



    碰到好的还是要去的,而且通常很少,一年没几个。听了几百场,就纯粹跑量了

我有个同事也是个爱乐者,聊着聊着就跟我讲他听的老切的音乐会现场,老切的指挥如何几乎没有身体动作。曾跟西诺波利交谈,他的现场如何如何等。这都是宝贵的财富,这些人都死了,哪里去听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11-29 18:16 , Processed in 0.136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