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视之,大师此佳作风格高古,一眼看去似是以燕国文字入印(大师后来坦陈选用了多国古玺字体),书体皆用圆笔,得苍枯浑厚之趣,分朱布白疏密有间,笔画粗细轻重分明,稍加人工做残,更添古朴之美。 左上和左下两字所占印面相差悬殊,形成对比,而左下一字之内又虚中见实实中见虚互为观照,布局之精巧诚不负大师漏夜构思之苦。明人有刀法之最高境界为“游神之庭”的说法,大概的意思也就是最佳的刀法应能“传神”,带来生机勃勃的韵味,有强烈的生命意趣,而细审这被拉长的左下一字,真有说不出的“韵”味。听说大师常有梦游打印稿的做法,看来半夜三更还真能出奇思妙想。 右下一字本身苍枯意味浓重,部首被大师乾坤大挪移,有小奇趣。右上一字则独得书体之美,中宫密不透风,上部左伸右展舒展空灵,底部坚不可摧,也更是笔情刀趣水乳交融的典范。为何有此一说?刀石本乃无情之物,印人实是有情之人。一默大师右上字这底部“一”横,落笔、提笔、收笔过程一览无余,运笔中的轻重、缓疾、提按、顿挫、藏锋、出锋,笔墨书写意趣跃然石上矣!墨迹印痕,无情乎?有情哉。最后回过头来看左上之“一”字,“字有果敢之力,骨也”,再看右下那个怪字,“字有含忍之力,筋也”。有骨有筋,八块一斤——常逛菜市场者听来很耳熟吧? 此方印石是大师在某周末冒雨上山所购之早市芙蓉,白中带青,无一丝杂质,玉质感强烈,也很温润,昨夜在手里展玩良久,细品其笔情墨意刀趣石味,今发之论坛与诸友共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