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
- 积分
- 192
- 帖子
- 精华
|
本帖最后由 qasdwx 于 2017-8-18 15:42 编辑
直到前几天才后知后觉地开始关注坛笔,结果几乎已经没剩几个颜色了,就在剩下的里面选了绿叶。今天下午到手,迫不及待打开并上水(鲇鱼贝属蓝)。
横看成岭
侧成峰
做工还是不错的,暴露在外的几处螺纹都很细致。笔杆螺纹甚至加了胶圈,据说是预留给笔杆储墨用的。
照理说到这里为止这篇文章应该是开箱文,但发到问题讨论区,主要是因为下面半段。
就是当我考虑到要不要物色一枚金尖的时候,前段时间收的煤灰M805映入眼帘,
于是……
M800我拆过多次,就先把它的笔尖拿下来对比好了
如上,金片的尺寸目测差不多,可以一试!
随后拆解坛笔,发现坛笔的毛细并非直接装在笔握里,而是装在一层透明的“内笔握”之后,再旋入“外笔握”中
如此一来外面的笔杆材质免于与墨水接触,真是有趣的设计。
“内笔握”又直接可以与转换器相连。这也意味着拆下“内笔握”时必须取下转换器。
“内笔握”的头部留有凹槽。万宝龙、百利金也有类似的凹槽,目的大概是为了方便取出毛细(坛笔是为了取出“内笔握”)
不过我拆解的过程中,由于毛细连同钢片与“内笔握”装配的十分紧密,只要用纸巾包住毛细的外露部分旋转即可取下“内笔握”。
取下钢片,与M805的金片稍作比较
再次横看成岭……
侧成峰……
(下面的是M805)
由于M805的弧度稍大,可以裁一片塑料片,垫在金片与毛细中间,确保装配稳固。
(同时可能会导致出水略微不畅)
最后效果
赶紧写写看
其实最后的效果只能算是生拉硬拽,只希望能抛砖引玉,看看各位坛友的聪明才智之下,这坛笔能玩出怎么样的花样吧。

Ps:“内笔握”、“外笔握”只是我随口胡诌的说法,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术语?
PPs:这是本人初次发图文贴,照片也就是手机一照,压缩效果也不知如何,要是有什么硬伤还请诸位见谅。
PPPs:如果发帖版块不对,烦请管理员提醒。
谢谢!

最后附上笔尖放大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