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95|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标题)如果中国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就和小日本玩命干,到底有没有胜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5 1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烈马银枪 于 2010-8-15 15:33 编辑

发个旧作,纪念第三次中日战争惨胜65周年




正是抗日战争证明了:蒋总菜是个民族罪人。

昨天有个蒋粉丝无聊的拿抗战来为蒋蠢才缴功称其是民族英雄,还远胜岳飞云云。

第三次中日战争是个什么过程呢?二个字,惨痛。第三次中日战争是个什么结果呢?二个字,惨胜!如果多问个为什么,通揽十四年战史。不难得出五个字的结论:‘蒋蠢才误国’。悲抚第三次中日战争史,每一段中国军民的惨痛和英勇之后无不眏证着这五个字,‘蒋蠢才误国’。

为什么第三次中日战争我们这么惨呢!?关键就是因为战争全面化造成的。中日第三次战争与前二次不同,前二次是局部战争,而第三次是在中国几乎全境范围内的全国性战争。在家里到处乱打,损失自然是小不了。

为何晚清尚可止日军于大陆,而民国却任倭寇长驱直入,南北打通?东西俱失?而我朝国初(最关键的第一年没有空军)却又能够力敌联合国26邦百万大军,及美国三分二海空战力(不比日本倾国差吧?)于国门之外!?显然,对比同一个中国的这三朝的三个不同结果,深得赵宋遗风的腐儒们那句“积弱太深,敌人太强。(打败仗才是非常应该的!)”实在不能自圆其说。

七七之时,日本本土有14 个师团(军建制),作战飞机1600。而中国接受南京中央666指挥的军队有182个建制师…总兵力200万,作战飞机600。其中蒋的中央军40万全德式装备,德军顾问,德式作训。李、白的桂系30万捷克装备。如果说中日军力没啥差距,那是瞎说。但这时就说什么积弱太深,敌我力量太悬殊,显然也是胡扯。当然了,后来国军创造了二战的奇迹,在战胜国中唯一个,居然愈战愈弱(除了战败国,人家个个都是越打越强)…终于有一天积弱太深,就在同盟各国全部反攻之时,我们却一败三千里…一塌糊涂…那是后话。

中国惨成这样子,军事上分析却很好理解。原因就是蒋蠢才不是一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坚持不懈一如既往的误国(说‘卖国’不知道合适不?),具体如下:



误国行为一:1931年放弃东北三省,才造成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可能!

14年,东北对中、日一出一进,损失和得利不可计量!多大?日本占东北后,其国内形成了一个理论,放弃日本,全体移居东北!猛吧,东北多有吸引力。1945年时,也有放弃本土,迁都盛京,据满州顽抗到底之计划。不好理解吗?很好理解,日本资源缺乏,典型的例子就是天生缺铁!要不人家热衷竹枪竹甲干嘛。能源更加欠奉。就靠日本本土,别说发动侵华战争,就是维持本土防御都实在困难。而东北铁矿、煤矿、农产品极其丰富!正是有了东北的钢铁和能源、粮食,日本才有了全面侵华的可能。

以下为引用:

东北沦丧,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国土,它是当时中国工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那里有占全国产量79%的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23%的电、41%的铁路、37%的对外贸易。还有丰富的粮食作物、森林、皮革等资源。沈阳还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和制炮厂。

工矿业方面的损失。有案可稽的:自1932年~1944年的12年中,共掠夺东北煤炭1.15亿吨;钢材1308万吨;生铁300万吨;在东北开采石油年产20万余吨;黄金产量从11.1万克增加到357万克;木材产量从1932年的89.7万立方米增加到1937年的277.1万立方米。这些重工业原料90%以上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

农业损失方面,除由于日本掠夺所造成的东北农业生产持续下降损失不计外,日军强迫农民交粮,1940年~1944年5年间,收缴粮食为3330.8万吨,其中1130万吨运往日本,有500多万吨供给关东军。此外,日本还五次大规模往东北移民,1931年至1945年,总共移到东北的日本人18万户,55万人左右,强占中国东北耕地152.1万公顷,几乎占东北全部耕地面积的10%。




与其说放弃东北为中国争取到了六年和平时间(蒋粉丝们很爱说的‘黄金十年’),不如说为日本争取到了六年全面侵华的准备时间。

白送东北远胜白送一个日本。这种误国败家行为是谁干的?蒋粉丝或无耻或无知,均直指张少帅。事实上民国的正史并没有这种说法,只是语焉不详。思考一下为什么张少帅丢东北后没去军事法庭,却稳坐国家副元首之位置呢?为什么杨虎城被镐杀,而张少帅却安享晚年呢?合理的答案只有一个:他们两是一伙的。


误国行为二:1931年至1937年间放弃了辽东地区的军事斗争

明朝的经验告诉我们,“清军不可逾越的宁锦防线”力拒满清三十年!(最后清军也是被汉*吴某某借进来的,不是自己本事打进来的)。宁远、锦州、山海关一线险如扼喉,易守难攻。若能配合东三省十万抗联大军,第三次中日战争只限于东北不算痴人说梦吧?要是拖个三年五载,等到二战爆发,美援蜂至,那战争的过程和结局…

可是1931年至1937年间,南京中央666奉行绥靖政策,对东北抗战决不支持,后者于1941年失败。而光荣的宁锦防线也白送了(白送算卖国吗?)。说蒋蠢才不懂军事,那是有大量例证的。


误国行为三:放弃平津长城防线。

长城守卫我民族二千年,二千年来的战争史实证明长城防线还是非常可靠的!到不是那个城墙可靠,就算是冷兵器时代,要毁墙或拔城入关也并不难。可靠的是长城脚下那连绵的山脉!

大明稳坐北京260年,不远处就游荡着一百万蒙古铁骑。北京也曾三次被数十万铁骑入关围困,却绝无破城亡国之虑。为何?而在我朝,有北京军区,经营三北战场,屯重兵于京郊深谷,欲与百万苏军装甲决战于北京城下之计划。为何?历史的相似并非偶然,答案就是北京有他的军事地理资本!

二千年来,上天赐与我们民族的长城防线。是过去的骑兵,今天的装甲部队,均难以越过的民族脊梁!

不过,蒋蠢才又再次误国,大方的白送了(可见说他老人家卖国确实是不恰当的,记得李中堂李大人说过卖国是有价钱的。)

我没看过《大刀》,但我知道多方面的资料都记录,在喜峰口习练无极刀法的19路军,斩敌千人,追杀六十里!国军不是不英勇,中国也并非积弱太深。引网友语:“英勇的国军(西北军部队)不是抵挡不住日军,而抵挡不住蒋蠢才撤退的一纸命令,抵挡不住背后的花生米中央军。”正是蒋蠢才一如既往的‘绥靖政策’平津自治、华北自治,何梅协定,在白送了东北后,又轻松的白送了平津长城防线。

军事上看长城即破,山东河北尽失。蒋蠢才三次误国白送,中国便失去了外围屏障,中国故土开放在日军的装甲部队铁蹄之下!

看到这,大家都能理解了吧,第三次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这么惨了!不是我们不能打,不是日本太能打。实在是还没打,锅家领D人‘白送’的速度也太…唉。照这个速度,中国民族想不危亡,那也是不可能的了。可一切对于蒋蠢才只是个开始。

一个置中华民族于此千古险境的人,今天跳出当民族英雄,非常不好理解。


误国之四:错误的发起和进行淞沪战役

错误的发起和进行淞沪战役,造就了第三次中日战争的最终战场局势:南北东西一起被打通。(当然这是对中国更加不利的)。

蒋蠢才进行了以上三大白送之后(送东三省、送宁锦外长城防线,送平津内长城防线),中国的形势不是坏而是很坏了。不过没关系,问题还不大。因为咱们哪个先天不足,后天心律也不齐的窝囊废祖先赵宋,已经告诉了咋们,卖点国不要紧,上天还留给了我们一个和长城差不多弓虽的防线---江准防线。 (真照顾呀,感动中。)

南宋,不就是靠这个防线顶着金、蒙的轮翻进攻了二百年,最终都攻不破嘛!。如果民国能够和南宋一样,集中兵力向北力战于江准防线,那江南及广大后方就可保住,战争只会限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范围还是比以后的发展小的多的多。后来的战争还用这么惨吗?

然而历史证明,没有最窝囊只有更窝囊,没有最白痴只有更白痴。蒋蠢才早不抗日晚不抗日,心血来潮一抗日,一个无厘头的会战,就一举残废了这个还是很强的‘江准防线’。(唉,总算没再白送了)

第三次中日战争的第一次战役并非共*军所说的平行关。也不是国军所说的台儿庄。而是八一二淞沪战役!

日军投入三十万,国军投入七十万。日军伤亡九万九,国军三十万三!结果,只一战国军精锐力拼而尽衰,开始积弱罗。日军则沿长江直驱而入,先屠南京,再急下武汉,继狂轰重庆。战争形势对中国由此从‘很坏’发展到了‘非常坏’!(在蒋蠢才的努力下,后面还会发展)。

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军队应该与日军交战的战场是东北,河北长城,山东江准。那里皆有险可据,地形复杂,可以力抗敌空军、装甲优势。而京沪则是中国经济中心,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敌海空军,尽可往来。而且实在看不出在那打,对全国形势有什么有利作用(事实则证明相反,是天大的不利)。蒋蠢才又是怎么一种蠢法,在能打的地方不打,偏在不好打,也不必打的地方猛打呢?

细看淞沪战役全程,痛骂蒋蠢才误国之余,不忍苦笑。发起淞沪战役原本及最初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战役目的!只是南京中央666发现,驻上海的日本海军基地比较弱,比较好打。上海本是万国特区,并没有太大的军事价值。日本也绝没有从上海攻南京和长江的计划。南京666就为了个自以为好打,出口气,就跑去打了。

打到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觉得中国的兵力充分到多余的话),然而国军却是准备的一塌糊涂的去打的。准备差点到也不要紧,更要命的是战机!攻击时间第一次拖后,再二次各一天的暂停。最终日军本土来援,淞沪战役由此全败。每每想到如果蒋蠢才那怕只少耽误一次战机,战役结局也许不是那样,后来抗战全局也不至于那么坏,可惜。

    后来战机已失,日军全国战争总动员,进入战时状态。大力来援,上海那平地不适合我们,就换地方打吧(弃守南京早在军委计划)。蒋蠢才又不干,表现出其少见的民族气节。命令全国精兵全赶过来拼光送死(战役后期便有‘哪是来打仗,是来挨打的’一说)。

若问,蒋蠢才这次为什么一反绥靖常态,不惜拼光国本,热衷于在上海大打特打呢?这和他为什么三次在战役中耽误战机的原因是一致的,也同样验证了他为什么放弃东北、华北。答案就是:他是一个英美系的‘洋奴’!如果称一个骨头还有点软的‘洋奴’叫民族英雄,非常不恰当。

原来我们国家失去了保障民族生命的东北、长城、江准防线,亿万同胞枉死,只因为领袖是一个‘洋奴’!而决不是中国军人的无能!

我朝史书记载:国军放弃东北不放一枪,那是为了国际舆论。显示我军是和平之师。这样才好指望国联干预,以期不战而胜。

李宗仁语:那时的蒋先生本质是亲日的,并不愿意全面与日本开战。因为面子恼了,要与他拼上一拼。

蒋蠢才三次命令暂停攻击,因为“上海万国外交使团传来调停文件。”

日军已来后援,战机已失,于我不利。将领们要求撤的时候,蒋蠢才还要求在上海大打特打,坚持打下去:“因为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在那里打才可以引起国际关注,造成国际干预。”

蒋蠢才要求被合围的国军再坚持二三天(造就八百壮士),因为“二天后万国会议就将在比利时召开了,我们接着打才能引起各国注意”。总之你们死光也好歹也要拖到洋大人们开会。

呜呼,蒋蠢才的洋奴特征不可谓不一惯。因为无厘头开始了淞沪战役,又因为‘洋奴’拼光了国之精锐。于是更严重的后果发生了。正是蒋蠢才发起的这第一次无厘头战役(错误的准备,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改变了日本对华的战争政策。此次战役,一举平息了日本国内旷日持久的先南下(打通南海要紧),先北上(中国不是问题,苏联才可怕)的海陆军之争。双方惊人一致,立刻全国总动员,改蚕食为速战,三个月打败中国,(这时候提出来的!)因为日本是没有能力二线作战的。

而此战役的结果让日本万分颀喜,立刻沿江直入,屠城南京。从此原本在蚕食政策下尚可力敌多年的江准防线一战便化为乌有,长江沿岸尽数沦陷。中国被分割成几个支离的战区,形势从‘很坏’变成了‘非常坏’。

当然厚脸皮的蒋蠢才和蒋粉丝群们可不这么认为。一场动摇国军精锐,置民族于万分险境的惨败。在他们嘴里光辉无比。一、淞沪抗战,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二、吸敌入长江,保卫了华北。

对于这二种说法,历史有太多证据来驳斥。我只想说,分兵只对强者有利。中国本来力量就不够了,还分兵?而长江为敌所控,分割了中国南北,更是万分凶险。沦陷区增加,战场加大。中国的战争潜力,更受到严重破坏。此次战役的一切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后果均是对我方不利的。

以上分析完成了第三次中日战争中,中国在战略上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积弱的形成过程。蒋蠢才居功至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65#
发表于 2010-8-23 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 gwandee


   这是针对时运逆转之际的所谓“共治”诱惑的选择而言的。对比陈独秀、王明、张国焘、刘少奇……这些帮内弟兄的下场,作为帮外弟兄的他,好歹也分疆裂土、贵为王侯、最终在拥戴中死去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0-8-22 15: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贴火埚的.......引蛇出洞啊在军坛.史坛早都炒烂的话题笔坛也....我们不专业啊
下面:
五毛.五美.愤愤.果粉.土鳖党等都可以出来站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0-8-22 13:50 | 只看该作者
1954年1月20日,14220名挥舞着青天白日旗、高喊“回台湾”的志愿军战俘,离开了朝鲜板门店附近的联合国军战俘营,准备登上去台湾的军舰。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64035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0-8-22 13:38 | 只看该作者
蒋百里在《国防论》中阐述的对日战略,要点有三:
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消极姑息,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地区提高战斗力;
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被迫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的优势;
第三,以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将日军拖入川鄂交界处,进行战略相持,拖垮日本。

当时主流军事思想都在和日本打持久战
而不是和日本在东北华北大决战
不论蒋百里也好,999也好,蒋介石也好,也是"论持久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0-8-22 11:5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也很讨厌金二,不过一个分裂的朝鲜是符合天朝的利益的。所以对不起了,金二的子民慢慢受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8-22 11:5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也很讨厌金二,不过一个分裂的朝鲜是符合天朝的利益的。所以对不起了,金二的子民慢慢受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0-8-20 23:37 | 只看该作者
去看下近代史吧
北伐尚未成功 李宗仁敢公然领兵打中央666
山西天灾 冯玉祥依然和阎锡山挑起中原大战
就算手无兵权的政客 也能高呼反蒋分中央
这已经不是将帅不和能够形容的
上层党争 下层山头 如何政令通达 令行禁止?

两次世界大战 中国都站对了阵营 可中国得到了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0-8-20 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7# 御风行


    “英明,棋高一着、目光长远”的朋友被逼的偏安一偶,老死孤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8-20 15:32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what if,如果国共抗日完了之后,老将同意共同执政的话,现在是什么情况?4年资本主义,4年共产主义? ...
gwandee 发表于 2010-8-20 14:51



    30岁以下?
“共同执政”?帮内的各位大哥都被炮打了哎!老蒋虽然当时貌似有点落魄,仅仅从个人处世来看后来的现实也足证老将英明,可谓棋高一着、目光长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0-8-20 14:51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what if,如果国共抗日完了之后,老将同意共同执政的话,现在是什么情况?4年资本主义,4年共产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0-8-20 14:50 | 只看该作者
刚刚想到,老将可能也只能算的上是个人才,但是不是经天略地的那种,想想他从头到尾就只抓住了一个第一军,其他军阀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舆论和大义来略加指挥,那些军阀还不掉他,也真的很悲哀啊。 我想一旦他这个校长连这个都搞不定,那他下面的那些学生反倒GCD那也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想要全部推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8-20 14:39 | 只看该作者
要是有如果的话 如果没有那场“神风” 日本也许是中国的一个省
近150年是中国历史上相对的低潮 是日本的相 ...
郦山之巅 发表于 2010-8-15 18:04



    同意,远交近攻,流传多少年了,秦国就是靠这个一统六国的,我们如果可以的话也能一统亚洲。不过我们的根基和大叔的根基不和,要合作,只有靠利益了。老美最近和棒子很嚣张啊,都到门口来舞刀弄枪了,我们的老大们还在忍着,快成忍者神龟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0-8-20 09:51 | 只看该作者
战争这东西没什么好说的,历史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8-20 09:46 | 只看该作者
蒋总裁的粉丝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22:2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时过境迁

讨论1950没有意义了,米军又到黄海。。。
带路党准备

老衲是去打地沟油的。。。。
顺便记念一下抗战惨胜65周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22:2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时过境迁

讨论1950没有意义了,米军又到黄海。。。
带路党准备

老衲是去打地沟油的。。。。
顺便记念一下抗战惨胜65周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22:08 | 只看该作者
对咯。老毛那时候不知道想什么,这买卖明显不管什么结果都是金家赚,中国亏。唯一的好处是一旦一 ...
韦伯猫 发表于 2010-8-19 12:21



可惜,
毛太心急,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历史没有也许,没有如果。。。。如果二次战役后,毛不是冲晕头脑。。。而是听从彭总司令意见,接受停战,

我们只需要七天

1950的时候,七天就可以完成一次补给。这至少可以避免在三次战役中的重大损失。。。。
更如果,这次停战比七天更久。。。。也或许就改变了朝鲜的命运

朝鲜人命运。。。只能怪他们自己。

中俄美。。。注定是死敌。。。任何幻想都是没意义的。   

------------------------------------------------------------------------------------------------------

几乎没人有资格嘲笑,第三次援朝战争中国军队的表现。
就算明军将领再世

几十年来,韩战一直是美国回避的问题,从电影到文字。。。。。
我只看过一本《光荣与梦想》
充满痛苦。。。“韩战,确立了北京、莫斯科、华盛顿三者影响世界格局。。。的地位”

和一部电影(剧中, 中美军队是实力相当的对手,在一地区相互拉锯好几回。。。绝不是对德对日作战那种一边倒;中国人穿得干干净净,拿刺刀捅趴在地上装死的米军。。。美国主角脏乱不堪,充满对战争无奈和抱怨,到电影结束又变成撤退逃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21:43 | 只看该作者
还什么1950年钢产量是多少,就打赢了美国,那时的钢产量不高当然没有关系,武器全是苏联造,中国出人,传说 ...
redshanks 发表于 2010-8-19 01:29



    你的意思,1860年洋务运动全靠。。。我大清自己造?我大清进口的武器质量不行?
    你的意思,1937年时我堂堂民锅,连换点武器的黄金都出不起?德式师和美械师都是假的?

    能用黄金换点俄制武器。。。打成个平手就不错了。

    这三场仗,没一场和钢产量有多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8-19 20:48 | 只看该作者
蒋介石是要肯定滴,毛主席也是一定要肯定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个道理很简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9 01:30 , Processed in 0.144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