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2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为啥竖着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31 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汉字竖着写,英文横着写,这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呢?这个,你看的时候,看英文,你的脑袋得左右晃,就是摇头。看汉字呢,就得上下这么看,这个,是点头。原来不理解,笑笑就完了。
  及至现在,才领悟了:这不就是姿势暗示吗?中国人讲究隐忍和尊卑礼节,就是说,含蓄,看什么事儿的时候,都要先想明白了,再发表看法,小的时候就教给自己啥是对的,啥是错的。欧美那边的人呢,凡事就讲怀疑,什么事儿都得自己来,不然就打死也不信。

  别小看就这一小小的书写习惯。这直接造成了阅读习惯的不同,这个姿势训练很重要,别小看哈。你要看一个人的文章没事就点点头,你慢慢就不领会也会主动接受它,你要是看一个人的文章没事儿就摇摇头,不自觉的,你就会站在它的对立面上了。

  有人说,你不忽悠呢吗?我说:你别说,你看这汉字一横着写,很多专门出来“拍砖”的专家就来了。这个,都是摇头摇出来的。

  当然,汉字竖写还和汉字结构、运笔的连贯性和通畅性有关,这个回头再水。

  祝大家兔年大吉,不做小白兔(two)。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0:4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说故事

而我感觉,竖写在宫殿、墓道等建筑上书写更方便,可以让人一边看一边往前走,否则不仅要在墙上打上竖的分割线,还要让人走“回头路”,相当不严肃。
还是外行 发表于 2011-2-10 20:59

  兄弟说得对,不管是礼法还是人类的习惯演变,应当是自然的,而非一刀切的。而一刀切的习惯如果不问个究竟,影响会是深远的。人们不接受的并非对错,而是是否与自己的已有习惯相悖。觉得习惯这样就是对的,这其实是一件有意思,但是很危险的事情。这一点,倒是怀疑一切,寻根究底,要比顺着习惯来,更能发现问题。

  爱国?人性?宇宙和平?有谁提过爱国吗?请举手,哈哈。


  想起我们初中老师说的一个故事:杨朔听一个语文老师讲他写的《荔枝蜜》,最后说了一句话:“你讲得太好了,我写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么多。”写的时候,还真没想过爱国,人性,宇宙和平的事。可能我们小时候这些词出镜率太高,所以一看到有些厌烦的东西,就说这是说这个呢。这可能也是一种习惯,每个人都有,哈哈。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珍宝,爱国不是一件什么可耻或讨厌的事。重要的是,这种爱,是自发的,不是“被爱国”了,“被人性”了,“被宇宙和平”了。那种被代表的感觉,有谁会喜欢呢?正是我们因为厌烦的,把原本还没有看到的东西,不了解的东西,一鼓脑连着水和孩子泼了出去,才把珍宝也丢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0:23 | 只看该作者
材料问题而已---------无论牛胛骨、乌龟壳以及后来的竹简都是小而狭长布局;反之其他文明用泥版、莎草纸以及 ...
洗心堂主 发表于 2011-2-1 17:26

堂主好,本来就是戏言嘛。哈哈,我们一起讲故事吧。
  关于横竖书写,我觉得呢,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历史问题,哈哈。竖写推进汉字结构向适合竖写的方式演化,不是一句单纯的材料问题可以概括的。在牛胛骨、乌龟壳及后来的竹简上写的文字结构,横竖都可以,自晋以后,书写习惯使汉字结构更向竖写方面优化,不管是章法布局还是书法的演化。这中间牵丝连带还挺多,还包括阅读习惯的养成。习惯竖写,习惯竖向阅读,习惯竖向思维。这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

  不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现在汉字的结构已经是适合竖写而非横写,可是我们却习惯横写。早期的演化是习惯附和自然,现在的习惯是直接一刀切,干掉原来的东西。方式与原来相反,我们先习惯横向阅读,再习惯横向书写,在这种习惯式的横向思维中,我们开始横向比较,减少了纵深的探索,否定前人,否定一切。

  这是一件很扯淡的事儿,比钱,比权,比官,比胜负,可是自己是怎么回事儿,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种纵深思维的能力正在倒退。

  再回以前一个兄弟的话,说点头看书那得看多快啊,其实咱们看一下竖向阅读的点头的具体情境,一个秀才一边读,一边这个头上下左右摇来摆去,这不是他的眼动,而是姿态的转变,当阅读一篇文章,产生共鸣的时候,姿态的自然转变。中国人的东西是相通的,意识会带来行为上的表现。这种表现,欧美人,很少,我们自己也在慢慢消失,有人说,这个是礼貌和素质提升。呃,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扯淡一下一句成语,“邯郸学步”,现在人当笑话听,走路还用学吗?那咱们说现在模特走猫步用不用学?军人走正步用不用学?在特殊的场合的走路,现代人是要学的。古代人,其实也一样。

  看一下古代的礼法,《礼记》成书于周代,跟庄子的时代相不远,是一部专门规范礼法的书,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都得按着书中所说的去做。其中的《曲礼》篇是讲举止的,有许多是关于走路的规矩,如“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为人子者……行不中道”,“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方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必视下。”“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趋”就是快步走,许多场合是不可以趋的,而有的场合又不可不趋。“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连上哪个台阶,先迈哪只脚都是有规矩的。至今流传下来的日本茶道,最早起源于唐朝礼法,也有关于起身走路先迈哪只脚的规矩。一个走路有这么多礼法,那么,怎么能不学呢?

  可是,要是礼法学不好,也不用爬着回去啊。这个还有一个好玩的原因——鸣玉佩。

  玉是古人品质、身份的标志。玉佩在身上,不仅是看的,还有听的意义。《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将将”就是人走动时玉发出的声音。《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穿好衣服后,还要复查一下自己的容貌,听听佩玉发出的声音,然后才能出门。《礼记·玉藻》又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通过走路的步伐加上“揖”、“扬”等手的动作,使玉发出的声音能够配合《采齐》、《肆夏》的节奏,玉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极好听的。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就是以玉声喻水流声音之美。

  既要走路,又得让玉发出美妙而中律之音,这样的功夫,不经过艰苦努力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也正是因为走路这样难学,那个寿陵青年才没有学好。他走起路来,身上的玉声一定不好听。玉声音难听,是很丢面子的事,为了面子,寿陵青年只好匍匐着回家了。


  说这个故事,就是想说俩事儿,一个是,我们的礼法是动静结合的,有动作,有声音,不是没有礼貌。一个是,我们自己把很多成语都演化到了和原始意义的不同,这个,就是纵深思维出现了断层。

  思维、书写、阅读的习惯传承和演变,对人的影响还是满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2-10 20:5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必要什么都扯到闻花进而扯到人性、爱国、宇宙和平上吧?无非早期书写习惯固定下来罢了
骨多是长形的,从上往下顺着写很自然。竹片也是,文字竖写,再装订成册,竹简自然横过来了,和长方形的书桌方向一致。
古埃及文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估计也是受材料所限。埃及人惯用纸草,幅面较宽大,横写自然无妨。而我感觉,竖写在宫殿、墓道等建筑上书写更方便,可以让人一边看一边往前走,否则不仅要在墙上打上竖的分割线,还要让人走“回头路”,相当不严肃。
而西方语言鼻祖希腊语、拉丁语的祖先在古巴比伦、古希伯来。当地的书写习惯是在泥板上用棒子“戳”字,幅面也比较宽松,养成横写习惯也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御风行
灌水不本来就是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ilavie
汉唐之后,已是用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2:01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个表示怀疑,不管是横写竖写还是敲键盘,思路该卡的时候都会卡。
anubis 发表于 2011-2-1 21:02

当然,思路总有断的时候,书写是以笔势的连贯性影响思路的连贯性。
横写和竖写更多是习惯问题,当你无法驾驭竖写的习惯时,可能反而会因为要刻意在意竖写的习惯而打断思路。但是,当你横竖都习惯时,竖写会比横写卡得少,这和英文相反。书写习惯本该与文字结构有关,可是我们很久之前就硬生生割开了。可以怀疑,不妨一试。

关于键盘的卡,有时我是卡在拆字上。用拼音输入法,错别字变多了。这和书写是两个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2-5 13:1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摇头”和“点头”的程度,那可真是一目十行呀,能看明白吗?这也太“扯”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2-4 22:13 | 只看该作者
那麼. 為什麼他們信上帝?話說十戒也是橫排的...
另外, 有位印度朋友告訴我,印度人搖頭也是"Yes"的意思 ...
ahbau 发表于 2011-2-1 04:35

阿爾巴尼亞人搖也是YES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2-4 17:1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地球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2-3 21:4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着主要是材料制约吧……竹简之类与砂纸的不同影响了书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2-1 21:02 | 只看该作者
毛笔要悬腕,很考功力。另外这个上下,右左的顺序,兄弟你可以试试写写,会发现写东西思路会通畅些,要是上 ...
丁十三 发表于 2011-2-1 10:45



    对这个表示怀疑,不管是横写竖写还是敲键盘,思路该卡的时候都会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2-1 20:05 | 只看该作者
条状书写材料所限,至于金文,青铜器貌似不能算作书写材料吧……只是把当时有的书写材料上的行文格式直接誊写在毛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2-1 18:31 | 只看该作者
我就困惑了, 这个从左到右竖着写不是更加方便吗?从右往左写不还是容易把袖子弄脏
50mm看世界 发表于 2011-2-1 10:42

找件汉服,请用左手拉着右手的衣袖,再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2-1 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iantian123


    回复同上,我一直没想通
kysf 发表于 2011-1-31 23:00

让你的头像转过身来,我们再讨论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2-1 17:26 | 只看该作者
材料问题而已---------无论牛胛骨、乌龟壳以及后来的竹简都是小而狭长布局;反之其他文明用泥版、莎草纸以及羊皮都比较宽大方正。等真正纸张出现了,书写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

埃及文字横竖都有的,南美玛雅文字亦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2-1 11:3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也想过这问题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0:45 | 只看该作者
毛笔要悬腕,很考功力。另外这个上下,右左的顺序,兄弟你可以试试写写,会发现写东西思路会通畅些,要是上下左右的顺序,思路有时候会卡壳。横着?还没见过不卡壳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2-1 10: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简单的原因,和毛笔有关。
写毛笔字,不想弄脏衣袖,就是要上、下、右、左写。
tiantian123 发表于 2011-1-31 21:42



   我就困惑了, 这个从左到右竖着写不是更加方便吗?从右往左写不还是容易把袖子弄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0:31 | 只看该作者

汉字为啥竖着写,碎碎念一——纠结帝诞生

汉字竖写和汉字的结构有关系。汉字是方块字?仅正楷如此。
  汉字结体横多竖少,连写起来,竖排较易连接下一字。横写要是连着丝,就会变成NNNNN,这样好怪异的说,好象一条弯弯的蛇。汉字写法是有发力、节奏的细节的,如果竖写,则一气呵成,节奏和力量上跳跃出非常使人愉悦的感觉。要是横着连起来,就很纠结了,不连起来,就很压抑。

  不自信,自摇头的最好例证就是对汉字书写和阅读规则本身的变更。


  嗯,所以,也出现了很多纠结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1 11:16 , Processed in 0.138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