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onlycat0 于 2010-1-13 14:09 编辑
在我们将目光投注在欧美大厂的时候,有时候会忘记其实我们的邻居日本也有着不错的笔厂,Pilot就是其中之一 从1918年建厂90年来,Pilot出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笔,细数起来得用很大的篇幅。但是无论怎样省略,Capless,是不能忽略的。 Capless,通常称为按尾,有时也作“Vanishing Point”,直译就是消失的笔尖,就笔本身而言,可算得上是贴切了。从1964年初次发布开始至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改进,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设计。Capless与普通钢笔不同处在于,它并没有笔帽,想要书写的时候,按动尾部的按钮就可以了,小小的笔尖会从端部小孔里伸出,咔哒一声,就完成了出笔的动作,就像常用的圆珠笔一样。小孔内部有一个小小的暗门,密封度很好,不会有笔尖干涸不出墨的担忧。 虽说无论是插拔笔帽还是旋转笔帽对我们的实际书写并不会造成多大困扰,但是在需要断断续续的书写的场合,一支出笔收笔都快捷的钢笔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出笔快慢并不会让文章更精彩,但是有时候我们的灵感仅仅是灵光一现而已,无论拔帽还是旋帽,都有可能让灵感溜走,有的朋友就因此而转投到圆珠笔的阵营。难道钢笔真的不够快吗?No……PILOT的Capless,提供了一个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capless不仅仅设计独特,还有着非常好的手感。Capless很受一些笔匠的推崇,比如著名的收藏家和笔匠Richard Binder,他就在自己的网站上说,如果说在现代笔中推选十大好写的笔的话,Capless是要上榜的。对于这点,我曾经将信将疑,这笔在国内并不算普及,见到的机会不多,直到有一天旅游,在文具店的柜台上发现,试写之后不禁大为叹服,付账拿笔走人。Capless虽说笔尖很小,但由于结构扁平,有着很好的弹性,铱粒双面打磨,在临时需要写小字的时候,也可以轻轻松松的应付。Capless并非是一支小笔,实际上应该属于大笔的范畴,铜制笔身能带来不错的质感。我手头这支是碳纤维加强的漆面,虽然并没有证据说明这种漆面可以保持的更久,不过我倒是有理由相信它可以陪伴我许多年,何况这种貌似规则又带点儿随意的花纹,实在是很合我的口味。作为一支18K的金笔,Capless应该归于平价钢笔一列了,价格便宜又好写,无怪乎有很多支持者。 其实Pilot真的是一个很用心的厂家,在钢笔已经全面溃败的今天,仍然坚持着产品的高品质,并且力图有所突破。在当家的custom系列中,不但笔杆有多种粗细,长短选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选择笔尖,除了大小、粗细,还能够提供笔尖特性的选择。其15#笔尖的系列,有令人头晕的15种选择,从超级特细尖儿(UEF)到令人称奇的超软(FA)尖儿,再到音乐尖儿(竖粗横细的一种笔尖,用来书写乐谱)。很多品牌已经放弃了笔尖选择,改为只生产最适合多数人的M尖儿,不能不说这种做法是向市场的妥协,是笔厂的不负责任,令人沮丧,相比起来,Pilot的坚持实在算是难能可贵。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转换器,Pilot也力求做到不同,独特的按尾式气压上墨器,有着不输于活塞笔的容量,还可以单手操作。 其实,Pilot做到的,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难为之处,就是这份用心,真是令人非常感动。
Pilot?Namiki? 如果要对PILOT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得先搞清PILOT和NAMIKI这两者的区别。
国内有关钢笔收藏的资讯起步仅仅几年而已,因此有时候要寻找一些相关资料,就不得不求助于海外资源,比如FPN一类的国际大论坛。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弹性笔尖非常感兴趣,在国外查询得知NAMIKI有两款笔有着现代笔的可靠和古董笔的弹性,于是非常感兴趣,无奈的是国内无法找到,也没有人用过。当我终于选定NAMIKI的FALCON型钢笔,决定让朋友帮我带回来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国内市场上居然出现了同样笔尖的钢笔,只不过,商标是“PILOT”。Pilot和Namiki,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外形一样,笔尖一样,只有名字和商标不一样,如果不是两者做工都很好,真要以为其中之一是无敌的山寨了。
对于这种现象,坊间有不同的传言,有人说,NAMIKI和PILOT是同一公司,只不过,NAMIKI只有高端产品而没有低端,而PILOT是面向低端产品的,不过事实证明,NAMIKI和PILOT确实有一部分产品线是重合的,NAMIKI在欧美市场确实有中低端产品在贩卖。又有人说,NAMIKI是PILOT的故有名字,早早的就改成PILOT了,这个也有疑问,因为NAMIKI每年都在推出新产品,怎么可能给新产品打上故有的名称呢?
没有办法 ,只好做了点儿故纸堆中的功夫,并且与几个资深收藏家通了几封邮件,这才算找到了答案。
PILOT的创始人并木良辅毕业于日本舰船学校,原本是一个设计师,长期的设计工作让他对书写工具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19世纪初,超硬耐磨金属刚刚开始应用在钢笔上,日本本身也出产铱和锇的原矿,不过并不具备冶炼的技术。往往都是日本的原矿被欧美客商低价收购,精炼后再返销回日本。1918年,并木发现北海道有非常优质的铱锇矿藏,他趁机投资于此,并且改善了冶炼工艺,建立了日本第一家铱锇冶炼工厂。同年他在东京巢鸭区(Toyota Sugamo)建立了自己的钢笔工厂,并木工坊(Namiki Mfg. CO.Lmtd.)。并木工坊最初的产品不是别的,正是他做设计师时的伙伴,画图纸要用的划线笔,与以往不同的是,笔尖上有了铱这种超耐磨金属,因此更加耐用,迅速的打开了市场。
并木工坊成立之初,并木良辅知道工科出身的自己并不具备一个良好经营者的素质,在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难题时,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和田正雄,和田正雄的加入帮助并木工坊度过了难关,走上了正规。两个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二人相继离世。
最初期的Pilot商标是救生圈里一个N,意思是并木制造(Namiki),1938年,并木退休,Pilot公司成为一家大型的开放式企业,标志里的N改为P,即Pilot。 战后的日本经历了一段高速成长期,PILOT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起来,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的税法有了一些变动,为了规避高税率,PILOT拆分成了PILOT和NAMIKI两家小型的公司, NAMIKI负责开拓欧美市场,并且负责高端笔的生产和营销,PILOT则主打日本国内市场(近年也开始负责东亚地区的业务,比如大陆的品牌就是PILOT),一些办公用品,低端的中性笔等等,也划归在PILOT名下。这就是Pilot和Namiki内外有别的真相。注:其实钢笔品牌做办公用品并不罕见,另一著名品牌百利金就是一家很大的打印机耗材供应商。 在并木工坊刚刚开始生产墨水笔时,他们的产品主要还是模仿欧美钢笔的滴入式还有安全笔(两种比较早的上墨方式)。很快并木他们就意识到,如果想要打入西方市场,必须有自己的特色。1925年他们就开始了将日本的一些传统工艺如漆艺应用到钢笔上。虽然最初的试验失败了,彩色的漆制笔身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失去美丽的颜色,但他们很快发明出了一种新的材料Laccanite,这种不同于黑色橡胶的材料,以其特殊的质感取胜。投放市场后,漆笔果然大受欢迎,很多其它笔厂也开始在笔身上应用漆艺,据资料,在1925年一年,就卖出了310000支漆笔,近乎是一个奇迹。1926年PILOT在纽约,伦敦,上海还有新加坡开设了营销点,开拓了海外市场,其后并木良辅又将莳绘(Maki-E)工艺应用在笔身上,直接促成了一代名笔的诞生。
和田正雄的儿子和田节二继承了父亲的经商才能,并且在PILOT公司里被委以重任,带着几十只NAMIKI特色的钢笔,漂洋过海,负责PILOT在伦敦的售卖业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出除了PILOT和NAMIKI的第三个名字,DUNHILL。
Dunhill与Namiki的合作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前,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钢笔收藏家们热切的期待着Dunhill-Namiki的重生,但直到1996年才发布了一套4支限量版的Dunhill-Namiki钢笔,曾经拍出2000万日元的高价,实在是一段传奇。 其实Dunhill与Namiki的合作倒是并不局限于莳绘钢笔,Dunhill并没有自己的钢笔工厂,一般而言冠以Dunhill品牌的钢笔都是其它品牌笔厂代工生产的。以AD2000而言,就是Dunhill让百乐代工的一支精品钢笔,不锈钢镀钯笔身,百乐特色的按尾式转换器,还有可升降的笔夹,都令人印象深刻。 既不是贵金属,又没有镶嵌珠宝,为什么莳绘钢笔会如此名贵呢?让我们了解一点儿莳绘的基础知识吧。 莳绘为日本独有的工艺,它的基础其实就是唐朝传入日本的中国漆器工艺。日本人在这个基础上融汇了韩国的螺钿工艺和越南的粘贴工艺形成了现在的日本莳绘艺术。莳绘(Maki-e)在并木将其应用在笔杆上之前一般用在小件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上。莳绘笔的基本技法一般有四种: 1、平莳绘:描金或泥金画漆。于漆面洒金粉成花纹,再涂上清漆后推光。 2、高莳绘:识文描金。以漆液混合炭粉或粘土堆塑成浮雕式纹样再施金粉或描金。 3、研出莳绘:即平脱法。在平莳绘的装饰纹样上加工细磨,使花纹脱露,且于地漆平滑一致。 4、研出高莳绘:研出莳绘与高莳绘的高度结合使用。 一般的莳绘笔或使用一种工艺也可能几种工艺同时使用。同时使用多种工艺的在档次上高过仅仅使用一种工艺的。以单种工艺来区分档次,则由高到低为:研出高莳绘研出莳绘 高莳绘 平莳绘。 其他经常使用在莳绘笔上的技法有: 螺钿 采用珍珠母贝上切削分离出极薄的长条固定粘贴在笔杆上,与其他莳绘技法融会在一起形成图案后打磨光亮。 平文 将金或银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在粘贴在笔杆上。 地莳绘 在笔杆上大面积洒金粉后上漆的工艺。运用高超的上漆工艺,保证最细小的金粉颗粒都牢固的粘贴在笔杆上。 地莳绘在种类上又分为 金地: 即全金色。将金粉密集而均匀的遍布整个笔杆的表面。 梨地: 以抖动的手法洒金粉于笔杆表面,使之形成类似于梨的表面的效果。 晕莳绘:以区别较大的两种粉末混合莳绘。此种技法在成品的视觉效果上有类似中国水墨画的感觉。 莳绘技艺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留下败笔。所以对匠人的艺术修养和技艺要求极高。 日本的几大笔厂都有莳绘钢笔,但是总是以Pilot的最为有名(当然,高端系列是以Namiki为商标的)。这并不是偶然的,应该感谢并木先生的远见。 在莳绘钢笔刚刚成功的时候,并木先生就意识到有一个稳定的莳绘匠人团体是很重要的。1936年,并木与当时著名的艺术家权田益六合作,招收了30名学徒,成立了国光会,以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可以独挡一面的莳绘匠人。时至今日,Dunhill-Namiki的莳绘钢笔仍然独占鳌头,正是得益于与国光会的通力合作。国光会的会长吉田久斋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可以不靠底稿直接在笔杆上作画的大师,由他作画的Namiki50#钢笔,每一支都是精品,可以卖出一辆高级轿车的价钱。在国光会创作的莳绘钢笔上,会留有“国光会”字样,就算是平价款的莳绘,只要有“国光会”三个字,也一定是制作精良,绝对不偷工减料。吉田久斋先生自己就声称“三脚猫是进不了国光会的”,这种自信,着实令人钦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