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看到一个很脑残的东西 [打印本页]

作者: sorwa    时间: 2009-6-5 12:37
标题: 看到一个很脑残的东西
怎样让钢笔笔尖跌不坏
时间:2009-06-02 20: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1 次
  如何让教室里的垃圾桶不再一碰就倒?怎样防止钢笔掉地笔头子跌不坏?……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学生们都有解决办法。几年来,该校通过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实际搞发明创造,已有5项学生发明在国内、国际大赛上获金奖。
  “科技创新教育一直是学校的特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我们想到了金点子大赛。这个大赛实际上就是把我们平时觉得很困难的发明创造,‘改造’成平常的科技类作业,降低发明创造的难度,让学生先在纸上搞发明。”学校校长谢英说。
  据了解,该校金点子大赛又分10期分赛。分赛每周一次。学校科学老师会给全校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如雨伞、夹子、衣架等等,让学生找这些物品的使用缺陷,然后根据缺陷研究改进方法,最后把改进方法用文字和图案在纸上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在“纸上搞发明”。学校对这些“发明”进行整理,评选出最佳方案。一学期下来,排名前10的学生将获得“金点子大王”称号。
  “通过这种全员参与的金点子大赛,你能发现学生们有各种奇思妙想:比如本期的‘跌不坏的钢笔’,就是学生发现钢笔如果从课桌上跌落下来,因为笔头部分比较重,总是先着地,十有八九笔头就坏了。有学生就想到在笔尾部分加装一个铅块,增加重量;而吸盘垃圾桶则是给垃圾桶底部增加一个吸盘,这样就能防止垃圾桶一撞就倒。”学校科技辅导员陈长明说。
  据了解,因为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的氛围浓郁,该校每年都有一批作品参加省市乃至全国、国际青少年发明竞赛,从2005年至今,该校已有5项学生发明在国内、国际大赛上获金奖。

笔尾巴上加铅块,难道想让笔也练出二头肌来?写起来不累啊,真脑残.......
作者: ppppmmmm1    时间: 2009-6-5 1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没插电源    时间: 2009-6-5 12:46
LZ我不许你侮辱我们天朝完美的教育制度!
作者: 河边人家    时间: 2009-6-5 12:47
纸上发明……
一帮赵括
居然还是南京的,丢人呐
作者: 糯米    时间: 2009-6-5 12:51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换位思考,无非是为了鼓励小孩子们多动脑筋,这有什么不好?
作者: 782607292    时间: 2009-6-5 12:54
原帖由 糯米 于 2009-6-5 12:51 发表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换位思考,无非是为了鼓励小孩子们多动脑筋,这有什么不好?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不会再有爱因斯坦了~~至少中国不会~~
作者: moda38    时间: 2009-6-5 13:01
这有什么脑残的?发明家都是天生的?鼓励小孩子去动手实践没什么坏处
作者: 老洪    时间: 2009-6-5 13:03
脑残比笔残更可怕。
作者: ppppmmmm1    时间: 2009-6-5 1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cottk-dash    时间: 2009-6-5 13:10
原来我也是脑残那……
作者: moda38    时间: 2009-6-5 13:10
引导“小朋友”的过程中就要命的就是“大朋友”们什么都帮小朋友判断出个对不对。
能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可贵。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何况是孩子。
如果这个是脑残,美国的中小学生大概全体脑残了,我们也没必要说人教育比我们先进一些了
作者: potatoyxy    时间: 2009-6-5 13:13
这是很好的想法,毕竟他们还是小学生。我们不应该把大人的思维定式强加到他们的头脑中。
作者: 老洪    时间: 2009-6-5 13:26
我觉得这个学校的老师在开阔学生思路这一点上,对学生的引导存在问题。
钢笔掉在地上会损坏,地球人都知道。
与其发明掉在地上摔不坏的钢笔,还不如发明一个防止钢笔掉在地上的东西(例如安装在桌面上的笔夹)。防患于未然嘛。
作者: 颖诺    时间: 2009-6-5 13:36
“据了解,该校金点子大赛又分10期分赛。分赛每周一次。学校科学老师会给全校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如雨伞、夹子、衣架等等,让学生找这些物品的使用缺陷,然后根据缺陷研究改进方法,最后把改进方法用文字和图案在纸上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在“纸上搞发明”。学校对这些“发明”进行整理,评选出最佳方案。一学期下来,排名前10的学生将获得“金点子大王”称号。”
鼓励学生发明创造没有错误,而不是给学生什么硬指标,还每周一次,如果每周都弄一个发明赛到话,那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了啊!
作者: 灵魂精华    时间: 2009-6-5 1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下为公    时间: 2009-6-5 13:46
图个乐子吗,有什么可计较的.
作者: nil    时间: 2009-6-5 13:56
亚里士多德笑了。自己的理论在几千年后仍有支持者。
作者: immuno    时间: 2009-6-5 14:03
钢笔、垃圾桶什么的,实践起来很麻烦吗?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吗?为什么不可以进行系统的实验,比如选2支损坏的钢笔,从桌子上掉地上进行实验,看笔尖落地几次;再在笔尾配上重物,再实验几次。又想搞点噱头,又怕担责任。搞什么纸上发明。
作者: 拾玖號人    时间: 2009-6-5 14:13
拿我们小时候有很大的进步了,我们那时候还想过这些!所以不要说孩子们脑残,即使有问题也是教育制度的问题!那是大人们的事情,孩子还是善良天真可爱的!
作者: sorwa    时间: 2009-6-5 15:16
家长才脑残,学校那是制度,必须这样,家长就是和学校作斗争,不让小孩被学校教成脑残只会教条的东西
作者: tigrez    时间: 2009-6-5 15:19
原帖由 拾玖號人 于 2009-6-5 14:13 发表
拿我们小时候有很大的进步了,我们那时候还想过这些!所以不要说孩子们脑残,即使有问题也是教育制度的问题!那是大人们的事情,孩子还是善良天真可爱的


楼上说的对!支持!
作者: c大头    时间: 2009-6-5 16:14
这个方法很好~
作者: 樱木花道    时间: 2009-6-5 16:44
原帖由 没插电源 于 2009-6-5 12:46 发表
LZ我不许你侮辱我们天朝完美的教育制度!


考试啦,还上来灌水啊
作者: RJG7    时间: 2009-6-5 16:53
。。。。。记得读书时有到学校来推销派克的,它的笔尖做的很小很厚,所以可以扎易拉罐,10元一只,不过那笔实在太丑了,从此对派克没有好印象
作者: 樱木花道    时间: 2009-6-5 17:04
原帖由 RJG7 于 2009-6-5 16:53 发表
。。。。。记得读书时有到学校来推销派克的,它的笔尖做的很小很厚,所以可以扎易拉罐,10元一只,不过那笔实在太丑了,从此对派克没有好印象


也太夸张了吧,山寨派克啊....
作者: RJG7    时间: 2009-6-5 17:13
应该是山寨的。。。形状和威雅几乎一样,笔尖也是这样的形状,不过当时来推销的笔尖确实可以扎易拉罐,亲眼看见的
作者: crazymarc    时间: 2009-6-5 17:16
还记得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实验吗

大球小球同时落地

在钢笔掉落的过程中,重量不是导致哪一端先触地的要素

小学生没学物理,不奇怪

至少敢想敢假设

错了修正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
作者: sanpipku    时间: 2009-6-5 17:18
LZ怎么不动脑思考一下
那个铅块是笔不用的时候要放在桌上的时候再套上的,怎么会是戴着那个铅块写字
作者: crazymarc    时间: 2009-6-5 17:39
那可不是楼主想的
楼主只是报导

说真的
笔掉落时哪一端先着地跟配重真的没有关系
作者: 老洪    时间: 2009-6-5 18:19
晕了。
小学生没学过物理,老师们也跟着没学物理。。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18:46
晕啊。。。这么多评委就没一个学过物理的
作者: moonlover    时间: 2009-6-5 18:57
脑残无药医也
作者: D-day    时间: 2009-6-5 20:28
我觉得还应该在多想一步,为什么我能这么容易想出来的办法别人没有比我早想出来呢?是不是我的想法有不可取之处? 这样更完善。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瀑布    时间: 2009-6-5 20:48
看来M800就是金点子,尾部比笔尖重,豆腐的杆子后面也有个铜套。
这些小孩有出息。

[ 本帖最后由 瀑布 于 2009-6-5 20:51 编辑 ]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1:02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0:44 发表

这个是下落物体的重心问题,不要把它和“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混为一谈
举个例子,踢过毽子没有?尾部是较轻的羽毛,头部是较重的铜钱
下落时都是头部向下。

毽子是由于空气阻力大小的原因,这个本质上和铁球同时落地是完全一样嘀。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5 21:06
原帖由 crazymarc 于 2009-6-5 17:16 发表
还记得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实验吗

大球小球同时落地

在钢笔掉落的过程中,重量不是导致哪一端先触地的要素

小学生没学物理,不奇怪

至少敢想敢假设

错了修正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



楼主发的,不觉得脑残。但是你的帖子,脑残得绝对够档次了,果然没有系统的学过物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5 21:08
原帖由 dongychen 于 2009-6-5 21:02 发表

毽子是由于空气阻力大小的原因,这个本质上和铁球同时落地是完全一样嘀。


照你这么说,弹道学,流体力学什么的学科都是脑残们在玩游戏了?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5 21:32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题目,是从高空扔一颗子弹弹头下来(假设足够高,好歹也得1万米以上),问这个子弹是否能突破音速

如果按照高中物理,那要不了多少米的距离就该突破音速了。

但是实际上似乎很难达到。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1:35
原帖由 韦伯猫 于 2009-6-5 21:08 发表


照你这么说,弹道学,流体力学什么的学科都是脑残们在玩游戏了?

晕啊。。。我都说了是因为空气给物体的各个点的阻力问题了。弹道学和流体力学探究的也是有阻力的情况阿。钢笔密度较大,下落没有旋转,相对于重力,阻力小到可以忽略,可以看成在真空中下落。但道学、流体力学研究的速度足够快或者流体的阻力比较大不能忽略。
作者: wenbinduo    时间: 2009-6-5 21:40
原帖由 韦伯猫 于 2009-6-5 21:32 发表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题目,是从高空扔一颗子弹弹头下来(假设足够高,好歹也得1万米以上),问这个子弹是否能突破音速

如果按照高中物理,那要不了多少米的距离就该突破音速了。

但是实际上似乎很难达到。

我后天高考……
咱们那题千奇百怪,根本没有生活实际,以前有道题:“一辆高2m,长4m的‘小’车,重12kg,运动起来不受空气阻力……”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1:41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1:17 发表

我不得不说一下,很多东西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水平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答案,并不是说一个对一个错,只是前者通常忽略更多的因素,而假定一个理想的环境。

比如自由落体运动,中学通常讲, ...

首先,作为大学生,我首先也得说您小看中国的应试中学教育了。。。
其次,即使是两米的高度,下落速度极限也就是6.3m/s。空气阻力相应也很小很小。钢笔在这个高度下,以钢笔的密度,空气阻力对钢笔运动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
作者: 孤独枫    时间: 2009-6-5 21:54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不过,我还是喜欢思考!!!
作者: moda38    时间: 2009-6-5 21:55
百家争鸣技术帖啊
作者: undiaoyao    时间: 2009-6-5 22:04
原帖由 wenbinduo 于 2009-6-5 21:40 发表

我后天高考……
咱们那题千奇百怪,根本没有生活实际,以前有道题:“一辆高2m,长4m的‘小’车,重12kg,运动起来不受空气阻力……”


这可不叫没有生活实际,这是帮你减小难度,部分抽象成理想化条件了。能精准地考察你的某个知识点。作为考试题很合适。
如果都用实际参数,怕是学生又要哭天喊地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9-6-5 22:14
原帖由 dongychen 于 2009-6-5 21:35 发表

晕啊。。。我都说了是因为空气给物体的各个点的阻力问题了。弹道学和流体力学探究的也是有阻力的情况阿。钢笔密度较大,下落没有旋转,相对于重力,阻力小到可以忽略,可以看成在真空中下落。但道学、流体力学研究 ...


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传说,为什么果酱面包掉在地上,永远都是果酱的那面先着地?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2:22
原帖由 韦伯猫 于 2009-6-5 22:14 发表


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传说,为什么果酱面包掉在地上,永远都是果酱的那面先着地?

听说过,而且小弟知道不是传说,是统计结果 。然而果酱面包的体积足够大密度足够小,而且本就是风阻最大的形状之一,钢笔就不同了,树脂或金属的密度,相比之下其圆柱形体型(如果笔尖向下,尖锐地笔尖还会进一步减小阻力),运动状态改变很小的。
作者: zmt    时间: 2009-6-5 22:26
这ms是个刚体力学问题吧~~~不能适用质点运动学的
作者: zmt    时间: 2009-6-5 22:28
而且钢笔从桌子上落地这个过程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可以忽略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2:30
原帖由 zmt 于 2009-6-5 22:26 发表
这ms是个刚体力学问题吧~~~不能适用质点运动学的

小弟的意思没说清楚:)
如果要详细具体足够精确,当然要用到比较复杂的理论。但这个情况由于外界干扰比较小,导致怎样运算对结果的影响都很小,理想化模型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忽略可以忽略的东西,但不影响结果。好比算上空气影响,下落角度只改变了1度,那就没有必要算上了,因为结果还是没有改善落地情况仍然是笔尖先着地。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2:32
钢笔从桌上滚下去可以分2种,一种是2端同时悬空掉落,这种情况是水平着地。一种是1端先悬空,带动整个笔身下落。请把钢笔看做一个杠杆。如果一端较重的话,从桌面边缘滚动下去的话多半是重的一端把整只笔拖下去。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2:35
我一般都是一抽书,顺着甩出去。。。或者胳膊肘碰下去。。。滚下去也有过
作者: zmt    时间: 2009-6-5 22:38
原帖由 dongychen 于 2009-6-5 22:30 发表

小弟的意思没说清楚:)
如果要详细具体足够精确,当然要用到比较复杂的理论。但这个情况由于外界干扰比较小,导致怎样运算对结果的影响都很小,理想化模型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忽略可以忽略的东西,但不影响结果。 ...

其实我是说要考虑笔前后端落地先后自然不能看作质点了~
不过落地先后主要因素还是整枝笔不是同时离开桌面的,也就是总有一端先受竖直向下的合力,因此不会同时着地。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2:45
原帖由 zmt 于 2009-6-5 22:38 发表

其实我是说要考虑笔前后端落地先后自然不能看作质点了~
不过落地先后主要因素还是整枝笔不是同时离开桌面的,也就是总有一端先受竖直向下的合力,因此不会同时着地。

同意,如果前后不同时离开桌面,就有旋转了,而且。。。如果加上个配重,重心向后,岂不是更让笔尖甩起来了。。。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2: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03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2:57 发表

哈哈,我没有小看什么,我也是上过中学的
忽略不计。。这四个字就是我说的,中学和大学的区别
中学总是将一些可能影响结果的东西,忽略不计。

谢谢您帮我证明了我之前所论述的差别。

可是经过不忽略的计算,这个忽略是不影响结果的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mt    时间: 2009-6-5 23:05
原帖由 dongychen 于 2009-6-5 22:45 发表

同意,如果前后不同时离开桌面,就有旋转了,而且。。。如果加上个配重,重心向后,岂不是更让笔尖甩起来了。。。

空中转体450度重重地砸在了地上~~~
作者: zmt    时间: 2009-6-5 23:11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05 发表
那么你可以做个试验,一只木杆铅笔,一端绑上铅块,然后水平跌落,看看那边先着地

以前大学的时候我们亲自做过这个实验,当时大家伙儿都不信重的那头先着地,非要说两边同时落地(我天朝中学教育的洗脑还是有成效 ...
还是个刚体力学问题嘛~~~之所以说同时着地是因为把两端当成了独立的质点,忽略了内力,倒不是中学教育的洗脑。。。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12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05 发表
那么你可以做个试验,一只木杆铅笔,一端绑上铅块,然后水平跌落,看看那边先着地

以前大学的时候我们亲自做过这个实验,当时大家伙儿都不信重的那头先着地,非要说两边同时落地(我天朝中学教育的洗脑还是有成效 ...

晕。。。这种配种当然不能忽略,可是这种配重还实际么?你拿这种笔写字试试。。。首先要能舒服的写字前提下加配重啊。如果搞个这种一头足够密度小一头足够密度大的,当然不能忽略的。。。而且既然到这种程度了,兄就应当适当的考虑旋转,不仅仅是谁轻谁重了。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14
另,这个和洗脑啥关系。。。我承认我国中学教育足够应试,可你让国外的孩子做做,他也不一定分析的出来。。。这个需要比较高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了。。。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23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05 发表
那么你可以做个试验,一只木杆铅笔,一端绑上铅块,然后水平跌落,看看那边先着地

以前大学的时候我们亲自做过这个实验,当时大家伙儿都不信重的那头先着地,非要说两边同时落地(我天朝中学教育的洗脑还是有成效 ...


请问如何判断哪一头先着地?高速相机?
还是说你看到笔在空中就变成一头朝下的状态了?
平常钢笔跌落真的是水平状态下掉落?
不考虑一端先离开桌子的情况?
请模拟一下平时使用钢笔时不慎掉落的过程。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25
原帖由 zmt 于 2009-6-5 23:05 发表

空中转体450度重重地砸在了地上~~~

有配重很难转得起来。就像一个人脚上绑了石头一样直沉海底。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26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16 发表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
能不能说说您是如何计算的?

没那么复杂,取几个超过平时的大数即可。
我刚才说了,不计阻力,最后最大速度小于6.3m/s(重力加速度是按9.8算的),最大阻力算出来也小于重力4%。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29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19 发表

这个是强辩了,舒服不舒服是个人的事,还有人就喜欢重的笔呢
再说,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解决一个问题常常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治疗感冒的药物通常还会造成嗜睡、皮疹
就看如何取舍。

晕。。。轻重也是相对的也有个范围好不好、。。。你如果在一段绑块密度巨大的石头,另一头来个密度超小的气球,我也同意你的观点,谁都知道重的那头肯定先着地。。。但是这个讨论和笔就无关了没有实际意义阿。。。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31
我刚才亲自做的实验。。。做了三次,一块小榔头头绑在那种晨光中性笔上。同时着地。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32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29 发表

您别说,这方面国外的孩子和国内的孩子还真有相当的区别
多数国外的孩子如果没有高深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他会亲自动手做个试验来验证一下

而国内的孩子通常就是相信书本上说的,而不愿自己验证。虽然这个实验很 ...

2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条件是。。铁球同时开始下落。
钢笔不慎掉落的时候,很少2端一起下落的。不能简单套用。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34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31 发表
配重足够,肉眼就可以见了
不需要高速相机。

你又是如何保证笔在初始条件下是水平的呢?用手拿是不行的。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36
原帖由 dongychen 于 2009-6-5 23:31 发表
我刚才亲自做的实验。。。做了三次,一块小榔头头绑在那种晨光中性笔上。同时着地。


如果是水平下落,那就是等于伽利略的实验,这个毫无疑问。
问题在于平时的笔并不是水平下落。多半是一端先下落。
而且如果是重的一端掉落,这个时候是重的一端把轻的拉下去的。
如果是轻的一端朝外,由于另一头重,通过杠杆作用,笔是掉不下去的。
作者: zmt    时间: 2009-6-5 23:36
原帖由 juphro 于 2009-6-5 23:23 发表


请问如何判断哪一头先着地?高速相机?
还是说你看到笔在空中就变成一头朝下的状态了?
平常钢笔跌落真的是水平状态下掉落?
不考虑一端先离开桌子的情况?
请模拟一下平时使用钢笔时不慎掉落的过程。

这个实验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瞬间让外力变为G.如果不能同时撤去支持力或拉力,这个撤去力的过程就会让刚体在拉力变为0的瞬间各质点速度不同,自然落地末速度也不同了,也就不同时着地了~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38
原帖由 juphro 于 2009-6-5 23:36 发表


如果是水平下落,那就是等于伽利略的实验,这个毫无疑问。
问题在于平时的笔并不是水平下落。多半是一端先下落。
而且如果是重的一端掉落,这个时候是重的一端把轻的拉下去的。
如果是轻的一端朝外,由于另一 ...

不需要水平下落,无旋转下落即可。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41
原帖由 dongychen 于 2009-6-5 23:38 发表

不需要水平下落,无旋转下落即可。

不是水平情况,哪头在下面就哪头先落地。。怎么可能同时落地?
作者: dongychen    时间: 2009-6-5 23:43
原帖由 juphro 于 2009-6-5 23:41 发表

不是水平情况,哪头在下面就哪头先落地。。怎么可能同时落地?

当然不会,小弟的意思是不管水不水平,都没有明显旋转产生,如果水平扔,当然也就水平着地了。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5 23:44
1 伽利略没有做过那个实验.........
2 让钢笔不是用来摔的,考虑如何不让它摔,比考虑它摔了那头着地重要吧?
作者: Sophia    时间: 2009-6-5 23:46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48
原帖由 zhang965 于 2009-6-5 23:44 发表
1 伽利略没有做过那个实验.........
2 让钢笔不是用来摔的,考虑如何不让它摔,比考虑它摔了那头着地重要吧?

汽车也不是用来撞的,偏偏汽车公司都要孜孜不倦的做碰撞实验。
有些事情总会发生的,与其回避不如认真研究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5 23:53
原帖由 juphro 于 2009-6-5 23:48 发表 汽车也不是用来撞的,偏偏汽车公司都要孜孜不倦的做碰撞实验。有些事情总会发生的,与其回避不如认真研究

你手里的钢笔戳地上 然后人死了
研究就去研究 不是在这里打嘴仗 拿设备 做研究 传录像 截图片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57
原帖由 zhang965 于 2009-6-5 23:53 发表

你手里的钢笔戳地上 然后人死了
研究就去研究 不是在这里打嘴仗 拿设备 做研究 传录像 截图片

汽车碰撞是为了维护乘客和他人的利益,包括人身和汽车财产,人身财产远高于汽车财产,所以碰撞注重人身的保护。
钢笔的掉落测试也是维护用户的利益,包括笔身和笔尖,笔尖比笔杆更重要,所以注重笔尖的保护。
不要机械的着眼于“死人”方面。
其实重点都在于用户的利益。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5 23:59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5 23:57 发表
用平台
跌落测试用抓扣固定笔的中点,然后释放。

你的笔有配重,重心应该不在中点。。
我想到一个办法是用电磁铁。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5 2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6 00: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6 00: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6 00:03
原帖由 juphro 于 2009-6-5 23:57 发表 汽车碰撞是为了维护乘客和他人的利益,包括人身和汽车财产,人身财产远高于汽车财产,所以碰撞注重人身的保护。钢笔的掉落测试也是维护用户的利益,包括笔身和笔尖,笔尖比笔杆更重要,所以注重笔尖的保护。不 ...
哪个钢笔厂做这个测试?原来钢笔厂都不注重用户 我不用钢笔了 不用了
作者: dongyaoshi    时间: 2009-6-6 00:06
天哪!!!!!!
我太喜欢这个论坛了!!!!!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6 0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6 00:07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6 00:01 发表 从理论上来说,这句话也没说错,但问题在于,考虑如何不让她摔,往往比考虑它摔了之后如何减小损失,更不具备可操作性以前不是还有安全笔么,那种笔头能缩进去的。
既然要摔 那就用中性笔去 我要用钢笔 我就要让他别摔了 摔了 那就是我的问的 摔坏了 更赖不到钢笔厂 还是我脑残 居然写字写的把笔摔了
作者: tcbgs    时间: 2009-6-6 0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6 00:11
原帖由 zhang965 于 2009-6-6 00:03 发表
哪个钢笔厂做这个测试?原来钢笔厂都不注重用户 我不用钢笔了 不用了

呵呵,重点真的不在于哪个厂在做这个测试,而是我们大家爱钢笔,愿意讨论这个问题,而且还很开心,上论坛不就是要多交朋友多开心嘛?何必把话说到这份上,这位朋友你说是不是啊?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6 00:14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6-6 00:10 发表 您愿意这么想我不反对但我绝不承认摔笔就是脑残写字的时候摔了笔很正常,钢笔报废通常都是摔的,没几个是真正写废的。谁也不是有意去摔,每只笔摔坏之前你都想不到他什么时候会摔除非有预知能力,谁能做到在 ...
汽车和钢笔不是一会事 现代钢笔压根就没有防止笔尖摔坏的措施 你脑残开车装了山 然后挂了 甭管气囊弹得出弹不出 你找车厂赔啊? 你这就是自杀,谁赔啊?
汽车和钢笔不是一会事 为什么不用飞机和钢笔比?能比吗?试试火箭和钢笔比。
作者: juphro    时间: 2009-6-6 00:14
原帖由 zhang965 于 2009-6-6 00:07 发表
既然要摔 那就用中性笔去 我要用钢笔 我就要让他别摔了 摔了 那就是我的问的 摔坏了 更赖不到钢笔厂 还是我脑残 居然写字写的把笔摔了

咱们这个帖子本来就是已经讨论配重能不能避免笔尖摔坏,而不是要不要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偏离话题了,大家保持队形,呵呵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6 00:15
原帖由 juphro 于 2009-6-6 00:11 发表 呵呵,重点真的不在于哪个厂在做这个测试,而是我们大家爱钢笔,愿意讨论这个问题,而且还很开心,上论坛不就是要多交朋友多开心嘛?何必把话说到这份上,这位朋友你说是不是啊?
实话是这样的 讨论享受的是过程 不是结果
作者: zhang965    时间: 2009-6-6 00:17
交流不是为了让你想的和我一样 为的是百花齐放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