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贴图]PELIKAN-----800无色示范 [打印本页]

作者: long37    时间: 2008-9-8 09:50
标题: [贴图]PELIKAN-----800无色示范
今天刚送来,顺手拍两张.
作者: slaoao    时间: 2008-9-8 09:52
活塞教科书.
作者: superqmh    时间: 2008-9-8 09:53
我的还没到,没想到你的先到了
作者: long37    时间: 2008-9-8 09:55
原帖由 superqmh 于 2008-9-8 09:53 发表
我的还没到,没想到你的先到了

昨天就到了,没在家,今天才在送来的。
作者: 小罗    时间: 2008-9-8 10:11
很漂亮的透明示范,不解为何定价那么低?
作者: haliluya_2007    时间: 2008-9-8 10:12
现代版的800比西德版的杆壁要薄许多,相对墨容量也就大了不少,可能是树脂配方有所改进,比强度有所提高,因此不必做那么厚了。
作者: ckwan    时间: 2008-9-8 10:16
照片拍得很漂亮,PELIKAN M800也很銷魂!

PS:終於明白大家所說的M800“活塞”是黃銅,其實說的是活塞總成(即圖7、11、13所示),而非活塞本身。
作者: 七剑    时间: 2008-9-8 10:19
很漂亮,不错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0:23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低吗?多少米啊?
作者: 小螃蟹    时间: 2008-9-8 10:25
好象是2800多
作者: dboy_lxf    时间: 2008-9-8 10:26
很漂亮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08-9-8 10:26
真漂亮啊。。。清澈透明
作者: duduwolf    时间: 2008-9-8 10:27
哪有卖?强烈……………………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0:30
是啊!哪里有卖?
作者: hdb988    时间: 2008-9-8 10:47
欣赏欣赏很骨感的
作者: JackBauer    时间: 2008-9-8 10:50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8 10:12 发表
现代版的800比西德版的杆壁要薄许多,相对墨容量也就大了不少,可能是树脂配方有所改进,比强度有所提高,因此不必做那么厚了。

你测量过吗?
我用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是一模一样
如果没测过,请勿臆断
作者: 小螃蟹    时间: 2008-9-8 10:53
CK那里有卖,2700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0:53
向LS学习了。
作者: bafeimao    时间: 2008-9-8 10:54
真是好漂亮啊,还是示范好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0:57
很想知道哪里有卖的?
作者: herbert    时间: 2008-9-8 10:57
原帖由 SWKK 于 2008-9-8 10:30 发表
是啊!哪里有卖?

好像坛子里的CK那里可以预订
作者: 南极    时间: 2008-9-8 10:58
放着比用着好.....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08-9-8 11:01
原帖由 南极 于 2008-9-8 10:58 发表
放着比用着好.....

不如多买点,有用有藏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1:05
米啊!米,何时才能米多多啊!!!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8-9-8 11:38
我的还有几天才到,偏远地区就是不方便。
这东西,对于鸟人来说,买与不买,不是问题;用和不用,才是问题。
作者: 一默    时间: 2008-9-8 11:43
口水。。。。。。。。。。
作者: superqmh    时间: 2008-9-8 11:54
原帖由 白首江湖 于 2008-9-8 11:38 发表
我的还有几天才到,偏远地区就是不方便。
这东西,对于鸟人来说,买与不买,不是问题;用和不用,才是问题。

开始还真没想买
作者: 六合    时间: 2008-9-8 12:07
原帖由 slaoao 于 2008-9-8 09:52 发表
活塞教科书.


还是没怎么看懂  活塞!
作者: kt133a    时间: 2008-9-8 12:10
这个示范早早晚晚都是要入的,必修之鸟啊
作者: tahoe    时间: 2008-9-8 12:11
期待无字版本
作者: 蓝色牧    时间: 2008-9-8 12:12
太美了,有心把146出了换这个
作者: 蓝色牧    时间: 2008-9-8 12:14
原帖由 tahoe 于 2008-9-8 12:11 发表
期待无字版本

还有无字版本的吗?难道这个还是示范的示范?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2:15
个人 感觉有字的倒挺示范的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8 12:15
我说过100遍了,M800和M200,储墨量是一模一样的!800没有多一滴,不要被FPN那个容量表所误导。我很早就看到过,但是,被证伪。
每次洗笔,我都拿小量筒去测,每次测,都告诉大家,结果还是很多人在人云亦云。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8 12:17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哦!!!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8 12:22
稍微有点过激,800可能比200多一点,也可能少一点,因为我的量筒最大量程5毫升,不能精确到一滴。
但是,肉眼所见,二者储墨量确实没有区别。
作者: tahoe    时间: 2008-9-8 12:28
原帖由 m111 于 2008-9-8 12:15 发表
我说过100遍了,M800和M200,储墨量是一模一样的!800没有多一滴,不要被FPN那个容量表所误导。我很早就看到过,但是,被证伪。
每次洗笔,我都拿小量筒去测,每次测,都告诉大家,结果还是很多人在人云亦云。

呼唤JackBauer用精密仪器测量一次
作者: ghostzz101    时间: 2008-9-8 13:17
ck给寄得今早刚到 把玩了一早上 还没想好上什么颜色的水
作者: guochun    时间: 2008-9-8 13:26
没那么麻烦啊。谁给我寄过来,用电子天平(精度0.000001克)先空的称一下,再打上水称一下,不就知道了。很简单
作者: saic0617    时间: 2008-9-8 14:02
昏啊,论坛大佬团购啊,看来又要掀起一股风潮啊
作者: JackBauer    时间: 2008-9-8 14:03
原帖由 m111 于 2008-9-8 12:15 发表
我说过100遍了,M800和M200,储墨量是一模一样的!800没有多一滴,不要被FPN那个容量表所误导。我很早就看到过,但是,被证伪。
每次洗笔,我都拿小量筒去测,每次测,都告诉大家,结果还是很多人在人云亦云。

我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量的结果是M800多了大约0.1毫升
作者: 夜归人    时间: 2008-9-8 14:13
标题: 不知道M800普通版的笔握和笔杆结合方式是不是和示范一样
是螺纹的。
作者: fhzxt    时间: 2008-9-8 14:24
确实藏着好,居然还有标识,真是是示范,呵呵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08-9-8 14:27
原帖由 夜归人 于 2008-9-8 14:13 发表
是螺纹的。

是一样的。
作者: 大约在冬季    时间: 2008-9-8 14:55
笔漂亮~拍摄技术更漂亮!
作者: 小一    时间: 2008-9-8 15:07
真清爽啊,不错,眼馋,LZ上墨水看看呢。
作者: wdftoad    时间: 2008-9-8 15:11
原帖由 夜归人 于 2008-9-8 14:13 发表
是螺纹的。

是不是普通版本的800能拧开笔身和笔握啊?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8-9-8 16:28
漂亮,我的要等到周末。哈哈。
作者: ghostzz101    时间: 2008-9-8 16:37
印刷帽
透明笔身各处细节一览无余  
显现的黄铜活塞不失为亮点
作者: 春江烟雨    时间: 2008-9-8 16:44
最喜欢这种什么都看得见的。
作者: skytsui    时间: 2008-9-8 17:26
好筆好示範
作者: hua    时间: 2008-9-8 18:14
原帖由 saic0617 于 2008-9-8 14:02 发表
昏啊,论坛大佬团购啊,看来又要掀起一股风潮啊


这个刚上市,应该有不少货的,关键是有多少人愿意团购呢,我可以牵头啊!
作者: 一品毛    时间: 2008-9-8 18:23
原帖由 夜归人 于 2008-9-8 14:13 发表
是螺纹的。


不是
作者: tibet.wgh    时间: 2008-9-8 18:44
漂亮!
作者: 鲁提辖    时间: 2008-9-8 19:07
我也刚刚收到!上了一个留家里用了,还上了一个M\尖,老婆就不抢了!
作者: SugarMan    时间: 2008-9-8 19:11
我想知道,笔身的那些英文字是刻上去的还是粘上去的?能弄掉么?
作者: william.smile    时间: 2008-9-8 19:48
原帖由 SugarMan 于 2008-9-8 19:11 发表
我想知道,笔身的那些英文字是刻上去的还是粘上去的?能弄掉么?

   因该是印刷上去的吧 呵呵   很漂亮的笔 不过好像不能日用啊
作者: Chou    时间: 2008-9-8 20:01
刻的~~抹不掉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8-9-8 20:19
好像还有一种无刻字的。
作者: slaoao    时间: 2008-9-8 20:59
好象这批都是带刻字的.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08-9-8 21:00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8 10:12 发表
现代版的800比西德版的杆壁要薄许多,相对墨容量也就大了不少,可能是树脂配方有所改进,比强度有所提高,因此不必做那么厚了。


兄弟没尺吧?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8-9-8 21:03
老猫,现在在北京?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8-9-8 21:11
原帖由 JackBauer 于 2008-9-8 14:03 发表

我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量的结果是M800多了大约0.1毫升


这个结果和nibs上的完全一致,那上面用的250作代表,800比250多了0.1毫升。

一个是1.9,一个是2

http://nibs.com/pen_measures/
作者: wulongsu    时间: 2008-9-8 21:13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8 10:12 发表
现代版的800比西德版的杆壁要薄许多,相对墨容量也就大了不少,可能是树脂配方有所改进,比强度有所提高,因此不必做那么厚了。

兄弟力学比光学好太多了!
作者: twtjcm237    时间: 2008-9-8 21:28
我现在有点后悔没上这个笔了
作者: 天一生水    时间: 2008-9-8 21:57
龙版的更清晰,更口水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8 22:03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8-9-8 21:11 发表


这个结果和nibs上的完全一致,那上面用的250作代表,800比250多了0.1毫升。

一个是1.9,一个是2

http://nibs.com/pen_measures/

印象中,不到2ml那么多,好像远不到。大约有7折的样子。
作者: JackBauer    时间: 2008-9-8 22:05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8-9-8 21:11 发表


这个结果和nibs上的完全一致,那上面用的250作代表,800比250多了0.1毫升。

一个是1.9,一个是2

http://nibs.com/pen_measures/

我是测重量的,重了大约0.1克,估计是0.1毫升
看了NIBS的结果,难道墨水的密度还不如酒精?
明天拿移液枪测个准确的数据看看
作者: Edinburgh    时间: 2008-9-8 22:11
原帖由 ghostzz101 于 2008-9-8 13:17 发表
ck给寄得今早刚到 把玩了一早上 还没想好上什么颜色的水


威迪文哈瓦那棕色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8-9-8 22:12
原帖由 m111 于 2008-9-8 22:03 发表

印象中,不到2ml那么多,好像远不到。大约有7折的样子。


就是不知道nibs上面的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是理论还是随机实上量来测,因为实际上墨水是上不满的,总会有个小气泡空间。我每次在800上就是上到这样效果的最满,也不回滴,就这样用,续航力还是挺满意的,比百乐派克的卡管真是能多写不少字,呵呵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8-9-8 22:15
原帖由 JackBauer 于 2008-9-8 22:05 发表

我是测重量的,重了大约0.1克,估计是0.1毫升
看了NIBS的结果,难道墨水的密度还不如酒精?
明天拿移液枪测个准确的数据看看


高科技啊!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8 22:18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8-9-8 22:12 发表


就是不知道nibs上面的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是理论还是随机实上量来测,因为实际上墨水是上不满的,总会有个小气泡空间。我每次在800上就是上到这样效果的最满,也不回滴,就这样用,续航力还是挺满意的,比百乐派 ...

王孙兄,鸟笔,我一向认为,决定续航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出水的多少。
最近复习,日书A4纸约20页,1cm见方的字。用下水丰沛的800大概需要1.5管,而一个下水稍微少一点的400书写,一管已经够了。哈哈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8-9-8 22:24
原帖由 m111 于 2008-9-8 22:18 发表

王孙兄,鸟笔,我一向认为,决定续航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出水的多少。
最近复习,日书A4纸约20页,1cm见方的字。用下水丰沛的800大概需要1.5管,而一个下水稍微少一点的400书写,一管已经够了。哈哈


m111兄说得极是,下水是个关键因素,400我没用过,但是看nibs上的统计数据,和800的储墨量相差不大,0.2毫升而已,如果考量到下水的差异,很容易就赶上
作者: jimhgh    时间: 2008-9-8 22:25
支持。续航能力关键是出水的大小。
作者: Omega    时间: 2008-9-8 23:09
这个连黄铜都是示范,比M205清楚多了
作者: haliluya_2007    时间: 2008-9-9 07:42
原帖由 wulongsu 于 2008-9-8 21:13 发表

兄弟力学比光学好太多了!
对比下就知道了。
作者: slaoao    时间: 2008-9-9 09:09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9 07:42 发表
对比下就知道了。



没有数据请别那么肯定!!!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08-9-9 09:14
原帖由 zdtzy 于 2008-9-9 09:06 发表
这笔上了水后是不是就再也洗不干净了吧

嘿嘿,您看过我带去的日用型M205吧。。。
作者: artichoke    时间: 2008-9-9 09:18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9 07:42 发表
对比下就知道了。

您是觉得活塞贴外壁贴得比较紧?

把笔尖旋下来看看就知道了,管壁和普通M800一样厚

内径和活塞其实没图上看起来那么大,实际直径和黄铜柱差不多

光线折射给您的眼镜造成了错觉

[ 本帖最后由 artichoke 于 2008-9-9 09:20 编辑 ]
作者: saic0617    时间: 2008-9-9 09:31
无色示范,是不是上了黑墨,就洗不干净了啊
作者: 愚木制笔    时间: 2008-9-9 09:39
原帖由 zdtzy 于 2008-9-9 09:36 发表

建议上透明墨水

特制密写无色无味墨水,要看写的什么,先去找显示的药水去~~~
作者: ckwan    时间: 2008-9-9 10:10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9 07:42 发表
对比下就知道了。


這個對比不現實,最好是兄另敗一支示範,然後擰開筆尖再行探視、測量為佳。
作者: SWKK    时间: 2008-9-9 10:15
败败!
作者: SugarMan    时间: 2008-9-9 10:44
想不到是刻字版的,看来只能等等以后有没有无刻版了。
这样其实也好。现在可以开始攒钱了
作者: lfy8008    时间: 2008-9-9 11:16
新的目标
作者: haliluya_2007    时间: 2008-9-9 13:13
感谢各位笔友指正,在下最先是忽略了折射的问题。如果考虑折射因素,经粗略计算视觉上的厚度将比实际的厚度薄。
ΔR=Rsinα-r,其中R是外径,r是内径,α由下式决定
nrcos{α-arcsin[(sinα)/n]}=Rsinα.n为树脂的折射率。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无法解得α所满足的三角方程。若有不妥,还请各位笔友批评指正。
作者: 童年印象    时间: 2008-9-9 13:36
漂亮的示范!
作者: JackBauer    时间: 2008-9-9 13:46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2008-9-9 13:13 发表
感谢各位笔友指正,在下最先是忽略了折射的问题。如果考虑折射因素,经粗略计算视觉上的厚度将比实际的厚度薄。
ΔR=Rsinα-r,其中R是外径,r是内径,α由下式决定
nrcos{α-arcsin[(sinα)/n]}=Rsinα.n为树脂的 ...

没必要那么麻烦
我拿游标卡尺测西德版和现在的新版绿条,一样厚
鸟厂不至于为了透明示范再开发模具,所以厚度应该也是没区别
作者: haliluya_2007    时间: 2008-9-9 14:15
原帖由 JackBauer 于 2008-9-9 13:46 发表

没必要那么麻烦
我拿游标卡尺测西德版和现在的新版绿条,一样厚
鸟厂不至于为了透明示范再开发模具,所以厚度应该也是没区别
我计算的是由于折射对同一支笔造成的视觉上的变差,并不是不同的笔的厚度差。作一个简单的光路图就可以知道,视觉上会变薄,但是对具体改变了多少这个问题个人很感兴趣就大致算了下,可惜还是没得到想要的结果,那个方程太复杂了。
作者: 永生101    时间: 2008-9-9 14:53
真的很美,有想哭的冲动, 我傻了不成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9 15:13
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故事,牛顿让助手告诉他一个梨行玻璃器皿的容积,助手很拼命算了半天,牛顿以为助手失踪了,过来找才发现他在计算;牛顿一声不吭把器皿装满水再倒入量筒中,读了数,离开了。
作者: benben    时间: 2008-9-9 15:38
原帖由 zdtzy 于 2008-9-9 09:06 发表
这笔上了水后是不是就再也洗不干净了吧


没事,寄过来,我替您洗
作者: CCCC    时间: 2008-9-9 15:40
总算看清楚了鸟的活塞长啥样
作者: 小螃蟹    时间: 2008-9-9 16:04
原帖由 m111 于 2008-9-9 15:13 发表
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故事,牛顿让助手告诉他一个梨行玻璃器皿的容积,助手很拼命算了半天,牛顿以为助手失踪了,过来找才发现他在计算;牛顿一声不吭把器皿装满水再倒入量筒中,读了数,离开了。
我太崇拜你了,哥们,呵呵人不能走极端啊
作者: haliluya_2007    时间: 2008-9-9 16:55
在许多科学的建立过程中,开始都从实验得到了许多经验规律,到后来人们惊人的发现,这些规律可以从更高的理论中更自然的得到。当然实验是基础,但理论中确实存在着惊人的美,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才是最美的。你可以很容易的将笔折断通过观察看到折射前后的差别,但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到更一般的规律。
作者: 金山    时间: 2008-9-9 18:09
买两支?多少铜?开一个价。。。 太诱人了。

[ 本帖最后由 金山 于 2008-9-9 18:19 编辑 ]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9 19:08
所有理论都是工具,
工科也都是工具,
拿来就是解决问题的;
如果试验可以满足,
那就无需劳神。
否则,
将很难理解在建筑领域最常用的其实是经验公式及其变式。
作者: lfy8008    时间: 2008-9-9 19:42
唯象理论针对用既有的科学理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学术范畴,典型的学科是中医。建筑学需要科学支撑是毋庸置疑的,但建筑的本原问题仍然是形态问题,是主观的、现象的、感知的,也可以认为是唯象的,是超越形式美学固有法则的。虽然形态都是可以数学化的,但感知更复杂,已有学者试图采用新系统论(耗散、协同学、模糊、超玄等)解读建筑学的复杂性问题。
作者: lfy8008    时间: 2008-9-9 19:44
显然跑题了
作者: m111    时间: 2008-9-9 19:52
我的意思是建筑结构设计。哈哈,不是建筑学。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